第三十三章 发嫁[第2页/共2页]
而卫承彦走后,李训过了半晌,才指了指面前干粮道:“且先对付一顿,一会要跑得快些,最幸亏日落前到田家河,那一处有间驿站,此中厨子不错,能做几個菜肉吃。”
李训又问道:“那你可知,山间盗匪那里去了?”
才遭狄人搏斗欺辱,好轻易逃出一条活路,南下寻口饭吃,到得此处,又要遭盗匪洗劫。
李训将手中水囊放下,道:“此处已近京兆府,可按辖属,却归均州、邓州两地,你既有熟谙的人迁去京兆,不知有无听闻,彼处少有盗匪?”
李训道:“只京兆、凤翔两地抓,其他处所又不抓。”
李训道:“也不满是如此,不过邓州、均州两地订交处,自数年前就匪患极重,眼下又有狄人南下,蔡州四周抽调厢军,外头州县兵力更少,不免弹压不住。”
那卫承彦被看得一个激灵,再不敢胡胡说话,赶紧拿着炊饼站得起来,讪嘲笑道:“我去看看那些马吃得如何样了……”
赵弘这个新任天子逃到蔡州,四周缺兵少卒,必定要调派外埠厢军,而北边也要援兵,一来二去,此消彼长,终究刻苦的又成了下头百姓。
曹莽还在时,就把凤翔扔给那便宜义子去管,据闻他甫一接办,旁的不睬,先抓流匪盗贼,一时治内民风为之一肃。
熟谙门路,多数就意味着熟谙风土情面。
卫承彦脸上笑容顿收,道:“别人的地盘,那里轮到京兆府去管了?”
而李训闻言转头,仍未开口,只拿眼尾扫过身边之人。
赵明枝早从方才莫名情感中脱得出来,听得说的是闲事,立时点头,伸手去掰那干硬得掉渣的炊饼,一面渐渐嚼咽,一面想着沿途所见所闻。
好几次火线官道难以通行,他在前头带着,七绕八拐的,从大道岔入小径,行不很多久便又重回门路,明显走过不知多少回了。
又道:“朝廷正等着抓小辫子,一旦越界,怕是京兆府前脚刚把强盗剿了,后脚就要被蔡州发诏,说姓裴的是乱臣,大家得而诛之了!”
她忍不住喃喃低语,道:“这些个贼匪,莫非竟没法可想了吗?”
回想起朝中那些个大臣对裴雍的态度,对上这番荒诞推论时,赵明枝竟是全然没法辩驳。
她手中捏着冷硬炊饼,实在再无胃口。
她踌躇几息,摸索问道:“既如此,便当只诛杀几名首恶,其他仍旧放归?”
她只感觉百思不得其解,问道:“按理京兆府同翔庆位于西面,这一二年间,光我晓得的就有很多巨商大贾迁去避战,听闻买卖都做得不错,如此,该当越靠西,处所越繁华才是,如何现在来看,倒是相反?”
可那很多西迁百姓倒是活生生的。
最惨的还是北面流民。
而等曹莽身后,京兆也复归裴雍,自此两地同一,井井有条,莫说匪患,连盗窃都少了。
赵明枝顿时明悟,道:“或有一二天生做贼,但多数怕是衣食无继,没法可想,不得已才落草为寇……”
口中说着,连步子也不敢大迈,束手束脚往另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