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献俘[第2页/共6页]
洪继勋等来得仓猝,邓舍遣派去请他们的侍从们,因无邓舍之令,也没与他们细说邓舍是为何事而找他们来的。以是,诸人都是直到此时,方才晓得启事。皆面现忧色,俱齐呼拜倒,不约而同地高呼贺捷。
暮色深重,听笛与琴。
邓舍扭头,往罗官奴的院中又看了一眼,见越娃还在院门口没走,微微向她点了点头,心中奇特,想道:“这丫头却怎的喜好往院门口跑?刚才来时,就见她在门口;这会儿我已出来半晌,她还不肯拜别。倒也怪哉。”因心中有事,也不暇多想,便带了柳三,径直往前院议事堂而去。
柳三谦逊,说道:“此战能胜,一在殿下之前筹划得宜,二赖李、毕诸位将军批示恰当,三因火线士卒英勇善战。末将小小的功绩,不值一提,不敢当殿下赞誉。”有功而不傲。
柳三怔了一怔,答道:“此古之名曲。末将少年时学的第一套大曲,便是此曲。”邓舍微微颔,说道:“你的笛子可有带来?”柳三的笛子向来从不离身的,即从袖中抽出。乃是个竹笛。邓舍说道:“你且吹来。”
邓舍大喜,却强自将忧色按捺。为人主上者,切忌喜怒形于色,特别在臣子们的面前,更要慎重。他平静自如,先是夸了柳三几句,评价他在战中的表示,说道:“在不期遭受鞑子以后,你先是临机应变,诱敌出城,此是为智;后又只用百余人,便将千余鞑子阻在县城中至稀有个时候之久,此是为勇。智勇双全。你做得很好。此战能得胜,你功居第一。”
也是邓舍高兴,越看他越是感觉欢乐,笑道:“好一个柳三郎!不但智勇双全,并且居功不傲。更是可贵!”又把柳三嘉奖了一通,这才缓缓说道,“你且把火线得胜的军报文书拿来,待我旁观。”
――,免得察罕也来个几大恨、几大恨甚么的。
“前秦犯东晋,军至百万,投鞭能够断流。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玄、桓伊等引军八万迎战。与前秦军战于淝水,大败之。此便是为淝水之战。这谢玄,是谢安的子侄,而那桓伊,则是东晋名将桓宣之子。桓伊不但‘有武干’,并且也是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敌失主将,余众大溃。用潘贤二计,我军齐手雷。鞑子尽皆惶恐,自相踩踏,死者无数。斩三千级,俘虏两千余。擒获关保、并其大将郭云。普贤奴以数骑遁去,已令胡忠、王国毅、方米罕诸将,谨防细搜。”
以强临弱,能够霸道,比如屠城、杀降,便如泰山压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用以威胁仇敌。而以弱敌强,却就毫不能也如此作为,便该祭起“仁义”的大旗,虐待俘虏、善待降卒,便如细水浸石,不知不觉、崩溃无声,用以分化仇敌。实际上,此二者固然情势分歧,本质却还是一样的,又皆可称之为“势”。只不过,前者是霸道,后者是霸道罢了。
邓舍一笑,说道:“我幼年时候,也曾在乡中务农。因蒙元*,没法度日,无法之下,随父参军。继而转战疆场,从中原一向杀到辽东,也可算是饱经盘曲,咀嚼过很多的人间百味。对官方民情,临时也能称得上体味。但是,即便如此,这年余以来,因甚少有空外出,对百姓们的所思所想,竟也时而会有隔阂之感。‘深居简出’,有甚么好的?柳三,你可晓得么?我常常都会想,如果我会兼顾术该有多好?一分为二。一个在燕王府中措置军政诸事;另一个则轻骑简从,下到官方,体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