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大同[第2页/共6页]
他深深呼吸了两口冰冷的氛围,抬头、傲视孛罗府中风景。待老军查抄搜身结束,振袖、昂,举步、迈足,从数十虎贲群中挺胸而过,直入屋内。屋内只要两人。一个三旬高低的雄浑将军,一个貌美如花的娇柔侍妾。方从哲心知,此雄浑将军便必然是孛罗帖木儿无疑了。
孛罗沉默,他早在一年多之前,就曾与海东交过手。察罕脑儿一战,海东军卒虽落包抄,视死如归。他麾下大将竹贞,用上风之兵力,也没能从中讨很多大便宜。很久,他答道:“你海东之军,可称劲卒。”
孛罗勃然大怒,推畅怀中美人,一跃而起,抽出放在胡床边儿上的短剑,一手持剑,一手握拳、攥住衣衿,往前行了两步,逼视方从哲,怒道:“大胆反贼!竟然敢在俺的面前,口出大言!俺且问你,是不想活了么?”
“从哲又再叨教将军,现在冀宁诸路,现在那个之手?”
就算海东与孛罗都能得利,察罕乃是为蒙元之支柱,终究受损的却还是蒙元。方从哲早推测孛罗会这么说,之前就早埋下了伏笔,这时听孛罗如此一说,心中反而轻松,暗自想道:“我海东虽在你眼中是为逆贼,但是你却不再像刚才那样怒。此事,已有八分红了。”
“汉末战乱,豪杰四起。北地豪杰,曹操、袁绍,一两人耳。先,袁绍军强,曹操势弱。观之与本日,则察罕军强,恰如袁绍;将军稍弱,可比曹操。然,曹操虽弱,毫不惧战。与袁绍对决官渡,一军功成!
孛罗固然先是一上来,就痛斥方从哲为“狡言善辩之徒”;紧接着又抽剑做出大怒之姿势,但是既然他现在肯照实答复方从哲的题目,实在也就申明,他实际上也还是想听听方从哲想要给他说甚么的。
方从哲路途劳累,身材不免疲惫,微觉寒意。却胸中豪气,愈激扬。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才月余间,他方才见过士诚,本日又即将要见到孛罗。手虽无缚鸡之力,胸腹藏百万甲军。纵横家之流,诚如前人所言:“一人之辩,强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门外立了稀有十的老军,皆孛罗军中之旧人,疆场悍卒。大部分都是蒙古、色目人,也有三两汉人异化其间。非论蒙古、色目,抑或汉人,饰衣装,全都是遵循蒙古风俗的打扮。髡顶,剃去了头顶四周一弯的头,留住前、剪短四垂,并将两侧的头编成小辫,垂悬肩上。之以是把两边的头编成小辫,是因为如果任之散落的话,会有碍摆布顾望。
“将军视我海东如何?”
“便是为何?”
他展袖、拉衣,行持严峻礼,道:“海东来客,见过将军。”
“秦汉之际,项羽战于巨鹿,多路诸侯的义兵却倒是曾有‘作壁上观’的。然项羽战罢,大败秦军,诸侯之将无不膝行入其辕门,不敢俯视。从哲又再叨教将军,是欲效仿膝行之秦末诸侯,又抑或是成心效仿汉高、宋祖?”
“比拟将军如何?”
西汉虽亡,有光武帝复兴汉室,继而建东汉,又持续了宗庙数百年之久。方从哲以古喻今,借用西汉末年的情势来比方当下。实在就是在对孛罗说:蒙元虽失其鹿,但是现在群雄纷争,还没有到灰尘落定的时候。蒙元究竟是会像秦朝那样,虽强而亡?抑或是会像两汉一样,能够再度复兴?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你孛罗帖木儿既然身居高位,对这个情势就应当看的很清楚,不该该一听到顺耳之言,就骤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