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14[第3页/共4页]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搏之不得,名曰微。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太上,不知有之﹔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何谓贵大患若身。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涣兮若冰之将释﹔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往而不害,安平泰。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混兮其若浊﹔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犹兮若畏四邻﹔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飂兮若无止。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质真若渝﹔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我独泊兮,其未兆﹔
是谓微明。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上德若谷﹔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实其腹,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大象无形﹔
公乃全,全乃天,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满足者富。
其次,侮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