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贵经远[第3页/共13页]
听到这里,一个声音感慨道:“佛陀真是一个巨大的导师!”
世人哈哈大笑,石顽顿时呆住。
玄奘站在船头上,顶风而立,任三峡的风吹入他的广袖,鼓荡起家上的僧袍,情不自禁地诵起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录的诗句:
“观人不洁,皆本身心不洁之故。”觉行对那人说道。
知客僧有些不耐烦:“你要留在大觉寺,可有银米攒单吗?”
隋朝期间,跟着露台宗的鼓起,成实学派垂垂式微,而道深法师倒是此学派的大师。
接着,一声磬响,清澈悠长,寺院早课的唱诵声就伴跟着这声清脆的声响悠然传出。
道岳赶紧伸手将他搀起:“法师过分谦了,不知法师到大觉寺有多久了?”
“那么,你说我是统统教员当中最巨大的,这句话毫偶然义,因为你没有体例晓得你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你说的是谁?!”道岳法师大吃一惊,忍不住举高了声音。
……
说罢哈了哈手,袖子向上一捋,三下两下,便将这块石头拉上来抱住,再用力朝下一掷,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冰块回声碎裂。
古城犹在,亲人却早已化做灰尘,一念及此,心中便不由模糊作痛。
“这雪如何下个没完没了?”寮舍内,石顽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和飘飞的雪花,抱怨道。
不消说,这便是那惊心动魄的七百里三峡了。
同七年前比起来,本日的长安要恢弘壮阔很多,整座都会打算松散,百坊千里,如同棋局普通整齐。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初春的一个凌晨,寺院的晨钟尚未敲响,忙了一天的人们也都还沉浸在浓浓的睡梦当中……
又是一个凌晨,大觉寺的沙弥及行堂们按例早早地起床,两个小沙弥在冷风中哈手顿脚地跑去将寺门翻开,行堂们则拿着扫帚,打扫着院中的积雪,筹办驱逐那些到寺院里趁早香的居士们。
“咦?刚才我还看到法师了呢,现在哪去了?”
别的,这里又是三论学派僧侣聚集之地,露台宗圆熟教义之地点。
玄奘道:“明显是素食,却偏要做成飞禽走兽的模样,一来过于着相,二来还是断不了杀生之念啊。”
“说得也是啊……”石顽喃喃自语,顿时有一种如梦初醒般的感受。
“都城米贵,不攒单,随便那里来的野和尚都跑来这里骗吃骗喝,大觉寺如何扶养得起?”知客僧的声音冰冷如刀。
对于前来问法的人,玄奘都很当真地做体味答,他长于从浅近处动手,故事和比方经常呈现在口中,因此显得应对自如,又能令人听得清楚明白,一时候誉腾荆州。
玄奘到天皇寺的目标是为了度夏,趁便与荆州众法师共同参详、会商各种梵学题目。他学问博识,为人又极谦逊,因此深受荆州僧俗的崇敬,纷繁聘请他开席讲授经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是一部总结小乘各种学说向大乘有宗过渡的首要论著,论中详确地描述了佛家的时空看法等首要思惟。真谛论师曾将它译成中文二十二卷,而这里的方丈道岳法师又著有《俱舍论疏》二十二卷,成为中原研讨俱舍论的大师,远近闻名。是以玄奘一到长安,便直奔大觉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