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 (8)[第1页/共5页]

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不成见故非色。缘会有故非空。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云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咀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后一谛名为冥性。计觉得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即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摆脱。我若不思冥谛稳定。既无缠缚我即摆脱。名为涅槃。如别处说。拘舍梨者。非即数论。是彼类耳。趣尔举也 三结责非主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因声而有别离。此别离性便是生灭。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说既不成。听岂可耶。缘心者但缘说话笔墨。故云非得法性。若能健忘合道。离能所相。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斯可名为真得法性 二喻显其失二。一执指亡月斥认能诠二。一喻二。一指月双迷

离诸法缘无别离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至心如主。妄图如客。客有来去。主无挪动。若离法缘无别离性。显汝心性随尘各还。是则为客。云何名主 二示见性无还二。一阿难承前叙难

如是乃至别离都无 前举色声显心无体。亦合遍历香味触法。今此超越。故云乃至别离都无

不知色身外洎江山虚空大地咸是妙明至心中物 根身种子属内。缘而执受。江山大地属外。但缘非执受。此之三境皆是赖耶相分。又此空界从迷妄生。识所变故。能变之识满是无明。迷真而起。亦无自体。能变所变皆是镜心所现影象。故前文云。汝身汝心皆是至心中所现物。不知此理。却执我心在色身内。故此结示 二约喻结指倒相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觉得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故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指喻能诠身教。月喻所诠真谛。若欲见月。须亡指以观之。若欲见性。须亡言而体之。不能亡言岂能见性。不能遗指岂识月轮。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统统如来各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指月俱迷。诠旨两失。在文可见 二明暗俱失

若以别离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拜别离音有别离性 若因佛说法生别离心。此别离心本无自性。故属缘尘。随尘有无。非是常住。但如其客 二喻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美心中所现物 心现身心。如镜现物。物不是镜。物体虚故。镜不是物。镜体实故。真假既辨。由是倒置于兹可识 二责失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夺目元 且者权宜之辞。权指阿难能见之心。为明元也

云何离声无别离性。斯则岂唯声别离心。别离我容。离诸色相无别离性 缘心如果真性。应如其主。何得随声来去。以离声时无别离故。岂同至心周遍法界湛然常住。随声之心既然。随色之心亦尔。故云岂唯等 二指同外宗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竖手为倒。却觉得正。以不顺身故。此为倒阿难不辨真妄。执妄失真。故如来责倒置行事。既了妄本无体。合知真自寂然。遂许仇家动之见观河之性便是性真。无别真也。庆喜依前不了。将谓妄外有真。遂不甘我为倒置之人。王是无生之性。阿难既陈诤问。如来就事以验。逆顺之境不辨。倒置之情难脱。下文即破 二竖臂以示比出倒见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