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章 (11)[第1页/共5页]

各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所现不一。故云各种。皆是灾恶所表前相。凡夫五浊同业共感。如恶相国。诸佛净土独一清净。如不见国 三双例所喻二。一总标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罗尼此云总持。然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若指下文神咒。即多字也。若显实相妙理。即无字也。今此所明真觉妙心。是诸三昧妙修行门之基址。故若不通达而修行者。皆为邪僻。故指此法为通衢耳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进例于法。退例于喻。相互合显。以明见与无见也 二别例二。一例合别业二。一举喻例法二。一能喻灯眚二。一示妄

阿难。统统众生循环人间。由二倒置别离见妄。当处产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一念心动。名为别离。动故有见。俱无实体。故云见妄。此一念动无别所依。只迷一真突但是起。故名当处产生。此即无明无始义也。起信云。以不达一法界故。俄然念起。名为无明。即此无明动心。名之为业。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云当业轮转。此显无始底子无明亦名为业亦名见妄。以下文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名为劫浊也。妄见是一。约人分二。故有同别之名。众生望佛。见无见殊。又众生妄识。缘境有异。故名别业。以下文云。见我及汝并诸人间皆即见眚。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起信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应知未离业识。则皆有见。无见即真。有见皆妄。故云妄见。此之妄见。约众生界。彼彼皆然。故云同分。是知。妄见是一。约人名异。故不成将常途二业而得相配。恐失经旨。下文即云。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问阿难此疑见见非见。故请开示。如来何故不便直答。而却广明二种妄见耶。答若不广示妄见有见。不能显于真见无见。若据阿难所疑。既名真见。合须有见。如何却云见见非见。若见无见。应不名为见夺目元。而不知寂而常照故名真见。照而常寂故非是见。故佛广约一人多人。对辩真妄见无见异。应知。未离无明眚病。俱名有见。眚病若亡。彼见精真。故不名见。以下细辩 二双释能喻二。一别业三。一别征略示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他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水中可居曰洲。三千总号。阎浮中而复大者是此五天也。括结。量数也。国域也。有限域也 二别示业缘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由前破菩提心不从人缘和合而得。便计离缘别有体性。执菩提心有别异相从别离生。还成法执障一真性。故今破之。净名云。适时此诸天子舍于别离菩提之见 二破所计二。一破非和三。一牒计总征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若此杂相不成见者。应亦不见明相。云何现见于明。若此杂相便可见者。杂中有见。应合见见 三互遍失其和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