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61 仲业[第1页/共3页]

“你先别管他都做了甚么,你可知他是如何答复县君的么?”

“文君的美意我心领了,但还是那句话:去繁阳是我主动要求的,从就任到现在还不到两月,桑苗、备寇诸事都只是刚开了个头,尚没有扫尾,因为清贵的主记之职就将此职舍弃,仓促离职,既非‘义’,也有损贤人的教诲:‘有始者必有终’。……,且待贞将繁阳管理稳妥,再说此事不迟。”

“恰是。”

“不到两月,擢为主记?”

“文君谬赞,愧不敢当。”

荀贞脑筋急转,悄悄想道,“本来是来颍川游学,难怪他祖父提早给他取了字,他的名与字加在一起是‘拜候篇卷’,可不恰是肄业之意么?……,只是怪哉,之前看三国书时,却如何不记得有此一节?说文聘少年时曾游学颍川?”

荀贞固然出身荀氏,族中的名誉会给他的宦途一个很大的帮忙,但是若无出色的政绩,县令也毫不会在他任亭长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想要将之拔擢为主记。文聘顿时来了猎奇,问道:“他在亭中都做了甚么?”

自穿越以来,他已见过很多“名流”了,只荀氏的荀彧、荀攸两个就是“重量级”的,此时俄然路遇文聘,倒也不是非常诧异。那少年人文聘听了文直的先容,将缰绳丢给伴当,撩起衣袍,便在路边冲荀贞行膜拜之礼,口中说道:“南阴文聘,拜见荀君。”

“我随朱君来颍阴已稀有年。荀、刘家中的贤人、俊才,我大多见过。有的人志向高洁、不该朝廷征辟,有的人志向弘远、欲为国度栋梁,有的人才情敏捷、下笔万言,有的人负气俶傥,有纵横才,此辈诸子当然皆贤人俊士,但他们的志向,我一眼就能看出,唯独荀君,看不透,……,看不透。”文直连连点头,似是感慨,又似是利诱。

文聘文仲业,必是“阿谁文聘”无疑了。

“……,他回绝了?”

荀贞打量文聘,向文直奖饰说道:“君家侄年未弱冠,已如此威武雄浑,又行动有节制,可谓文武双全,再过十年,国度将又添一良臣啊!”既模糊猜出此人就是“阿谁文聘”,他当然不会鄙吝赞誉之词,问文聘,“可有字?”

“也不知此人是否就是阿谁文聘?”他虽存疑,但却模糊感觉,十之八九就是“阿谁文聘”了!又想道,“若就是阿谁文聘,观其春秋,现在竟然还没弱冠?”

荀贞定了放心神,浅笑着将之扶起,笑道:“无需多礼。你我年事不大,平辈论交便可。”

他宿世时看过三国的书,当然晓得“文聘”这小我,虽不知是不是南阳宛人,但却知其曾在荆州刘表部下为将。而南阳郡,可不就是属於荆州么?

“他任亭长不到两个月,隽誉传到县中,县君因欲拔擢他为门下主记。”

“‘聘’者,访也;‘业’者,篇卷也。乃祖对你深寄厚望!”荀贞夸了两句,文聘闻言甚喜。荀贞略顿了一顿,问道,“仲业是从南阳来的么?”

从官寺出来的时候,荀贞并不悔怨,倒是代县君送他的文直有点为他遗憾,说道:“县君要拔擢你为门下主记,荀君却如何回绝了?我知君有弘愿,繁阳虽好,只要十里之地,那里能比得上帮手县君,主宰百里之县呢?……,荀君,要不你归去再考虑考虑。”

“如何答复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