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旧家燕子傍谁飞》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1章 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第2页/共3页]

杜浒点点头,说:“我当时也是如许想。趁着还没出大宋国境,能脱身最好。不然等过了江,人生地不熟,怕是只能任人宰割了。解缆的第二天早晨,船队泊在一个小村庄里。我和丞相商奉迎了,比及半夜半夜,我便带他逃窜。在那之前,我先出去探了一圈,看好线路,那里守兵多,那里的元兵睡熟了,那里有狗,都记在内心。谁也没发明我……”

奉书笑道:“是啦。爹爹写诗作文的时候,也最讨厌人打搅。”

“嗯?”

杜浒不为所动,“不成绩等着挨罚。”

奉书吐吐舌头,笑道:“如果他们能发明你,才叫见鬼呢。”

杜浒又道:“我是带人去投奔他的勤王军的。当时我得知丞相要在游船里访问我,心内里不忿了好一阵子,觉得摊上了个只晓得吃苦的昏官,也没换衣服,大喇喇地就去了。进了船才发明,那边面甚么装潢都没有,堆满了公文、舆图、谍报。丞相说,朝堂里纷繁扰扰的太乱,让他头疼。他只要一小我漂在湖里的时候,才气静下心来梳理时势,思虑退敌救国之策。”

“你陪我说说话好不好,我一分神……就……说不定会好些……对了,你给我讲故事吧……我要听故事……”

杜浒呵呵一笑:“我当然记得,一个字也没忘记。不过,你是要我完完整整地也跟你说上一夜吗?那倒也行,只要你对峙得住。”

“还能做甚么?如果元人逼他做些折节辱国之事,他便决计以死明志。我早就看出来了,他身上一向藏着把匕首。他是使节身份,蒙前人没有搜过他……幸亏我们半路便脱身了,不然如果真的到了多数,局势如何清算,丞相是生是死,那就难说了。”

杜浒等她完整稳住,这才笑道:“厥后过了几天,鞑子兵临城下,太皇太后决定派人去和伯颜构和,统统人都分歧推举文丞相出马,把他这个状元宰相称作最后一根稻草。我却总感受那伯颜别有用心,不得不防。但以我当时的身份,如何摆布那些朝廷大员的定见?我叫他别去,可丞相还没发话,他身边的那些来宾幕僚就七嘴八舌地指责我,说我这个江湖莽汉不识大局,怯懦鬼,不配在丞相帐下效力,另有的让丞相把我轰出去。我当时哪受得如许的气,当时便拂袖而去了。第二天,公然便传闻丞相被扣在了鞑子虎帐里,不得脱身。”

但她顿时就被新的风景吸引了。鄱阳湖水一片碧绿,流入浑黄的长江,二水订交,竟然各行其道,清的益清,浊的益浊,两种色彩一向并行了几十里路,这才渐渐融在一起。奉书镇静到手舞足蹈。早晓得“泾渭清楚”这个词,可如何都想不出来到底是甚么模样,直到此时,才算是大开眼界。但看船上的大人们,倒是该干活干活,该歇息歇息,一点没有大惊小怪的意义。

“你要听甚么?大灰狼还是小白兔?我可不会讲你们的小孩子故事。”

她如何说得出话,咬着牙,断断续续隧道:“我……我在尽力……不成……”

杜浒笑道:“当时正值用人之际,丞相求贤若渴,部下不免有些滥竽充数、沽名钓誉之辈,走了倒洁净。当时也有人劝我走,可我念着丞相一个文弱墨客,孤身使北,元营里虎狼环伺,万一有民气胸恶念,他只怕是毫无自保之力。罢了,我便陪他走上一遭,保护摆布,让那些鞑子不敢轻举妄动。最多也不过是陪着丞相一起去多数下狱,又能如何?我这辈子还没进过鞑子城寨哩,恰好去瞧瞧风景。”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