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田畔问对[第1页/共3页]
“黄口小儿,敢出不逊之言,鄙视天子?”重视着刘承祐的反应,刘知远目光一瞬,佯痛斥道。
“让大郎、二郎过来歇歇!”抬指,刘知远朝摆布叮咛着。
当初晋少帝与契丹初绝好,乃至南北兵戈剧起,刘继勋当时官居宣徽北院使,参议此中。刘继勋入汴,耶律德光拿此事问罪,欲锁之赴黄龙府,以“疗”其风痹之疾。
赵在礼、刘继勋都是后晋藩臣,一为晋昌军节度(雍州),一为匡国军节度(同州)。在耶律德光入主汴京之时,与很多后晋节度都做了一样的挑选,亲身去大梁觐见,以表虔诚。可惜殷勤而去,都没有落得个好了局。
刘承祐既随行而来,天然也参与到这场作秀当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脱去鞋袜,赤着脚下地。拾着锄具,刘承祐是头一次尝试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并不轻易,耗时吃力,且消磨耐烦。不过刘承祐,倒是显得不骄不躁的,不急不缓地翻着地,仿佛在磨练心态普通。
见状,刘知远旋即笑了,非常天然地窜改话题,眼神中满带着核阅:“迩来孤收到了很多奏报,说你在龙栖军中又不循分了。肆意妄为,滥杀军士,擅委将弁......”
听其言,刘知远没有应对,只是恍有所思,淡淡地看着他。
仲春二,龙昂首。
刘承训言辞诚心而谏,那体贴之情溢于言表,刘知远严肃的神采闪现出了点含笑,抬手安抚道:“大郎之虑,为父知矣。”
话音一落,刘承训立即就急了,冲动道:“千万不成啊。契丹虎狼之族,契丹主更是贪暴之君,父亲若去,难道羊入虎口。父亲乃一方伯主,身系河东数十万军民安危,岂可轻离,而入危地?”
存眷公家号:书友大本营,存眷即送现金、点币!
闻赵之死,耶律德光大抵也是感觉本身玩过火了,便开释了刘继勋。但刘继勋心中早是郁愤难填,更知恶了契丹主,前路暗淡,再加有疾傍身,很快便病卒于家中。
相较于刘继勋,赵在礼则显得更冤了。耶律德光针对此人讲过些不如何和睦的谈吐,说赵在礼引发了“庄宗之乱”。倒这是究竟,当初赵在礼在邺都,受众裹挟,婴城而叛。厥后又与前来讨伐的朝廷兵马,一同拥戴后唐明宗李嗣源为帝。不过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耶律德光这契丹主以中原之旧乱而罪之,牵强得连秋后算账都搭不上边,明显只是想要立威。
刘知远的兴趣仿佛挺高,看着兄弟俩,轻声问道:“大郎、二郎,迩来有人建议孤去汴京觐见契丹主,以求保全,你们感觉如何?”
刘知远并不逞强,放下锄头,拭去手上的些许泥尘,走到田畔上铺陈的一方毯席,坐下,接过水袋痛饮一口。目光游移,察看着周遭文武的环境。
“是!”应了声,刘承祐坐下,喝了口水,然后冷静地听二人扳谈。
刘知远为首,亲身下田,以表“重农桑、务种田”之意。刘知远治河东数年,此前虽有劝课农桑的办法,却还从没有像本日这般搞个热烈的典礼,亲力亲为,来下这“开年第一锄”。此番行动,此中意义,倒是耐人寻味。
离得刘承祐不远,倒是驰名粗暴大汉,神采严厉,目露凶芒。抡起锄头,用力地往田里砸,将心中的郁愤之气朝脚下的地盘狠狠宣泄。这是刘知远的爱将,北京武节都批示使、兼领雷州刺史史宏肇。此人出身农夫,却向来讨厌稼穑,这番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做模样,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