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世祖》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父母兄弟[第1页/共3页]

“嗯!”刘承祐点头,安静地侧过身,给其让路,补了三个字:“大哥请。”

堂间,另有几名河东节度部属押衙、随使、孔目官员,都是刘知远的亲信。看得出来,河东的掌权者们迩来真的很忙,这一大早地,便聚来议事了。

“大郎,时势动乱,窜改难测,诸事烦复,乃父维艰,劳累日笃。你服侍在侧,还需多多帮衬着他,为其分忧。”目光慈爱地在两个儿子身上扫了一圈,李氏将重视力放到宗子身上,叮咛道。

“你且放心!必不短你!”刘承训一挥手,非常大气地说道。

抬眼看去,只见一名锦衣青年含笑走来,仪表堂堂,风采翩翩,一副如玉佳公子的形象。温润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东风的感受,让人不由心生好感。这是刘承祐的大哥承训,长刘承祐八岁,脾气温厚,极重孝悌之义,佳名扬于晋阳,甚得父母钟爱。

可惜,刘承祐并没甚么反应表示,收回目光,持续走着,沉吟多少,方主动地问道:“听闻,父亲又遣人携奇缯名马,去汴京觐见那契丹主了?”

在刘承训感慨着的同时,刘承祐则悄悄审量着刘承训,但并不能从刘承祐脸上看出甚么非常,恰如言随于心,有感而发。收回目光,刘承祐心中暗思,就他的察看,这个大哥并不像是个故意计的人。不过何故提出那建议,莫非,真的只是表示对他这个弟弟的体贴?

刘承祐回应的同时,猜想开端在脑袋中打转,想来,这又是要去作秀了。

眼睛稍稍眯了下,刘承祐轻声答道:“父亲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然挺剑执戈,浴血疆场。披荆斩棘,历经艰险,方有本日。比起父亲创业之艰苦,军中那点痛苦,又算得了甚么?”

刘母李氏,是其中年妇人,凤目琼鼻,落落风雅,很有威仪,这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浑家。

听刘承训这么一说,刘承祐冰脸上掠过少量奥妙的窜改,偏过脑袋察看着刘承训的神采,但见其目露体贴而神采天然。

面对刘承训的忧愁,刘承祐没有给出多少反应,只是点了下头,然后不说话了。穿越之前,刘承祐对唐末以来的这段汗青,虽算不上熟知,却也是有所浏览。心中有底,刘承训那点担忧,底子算不得事,契丹军众且强,面对河北、中原的群众战役,却也难当。

李氏虽出身于农家,但贤惠明理,待人刻薄,一贯受人恋慕。妻以夫贵,跟着刘知远的崛起,她也受封魏国夫人,职位尊崇。

李氏与刘知远之间的婚姻,是带有些“传奇性”的,就是非常纯粹的抢亲。当初正值梁晋争霸,刘知远在河东为军卒,牧马晋阳,向李氏求娶而不得,故纠集着一干弟兄,趁夜潜入其家劫取之。元人刘唐卿还据此夸大地改编了一出《刘知远白兔记》,李氏便是那典范戏曲形象“李三娘”的原型。

告别李氏,兄弟俩连袂而往王府正堂。不出不测埠,刘承祐神采又严厉起来了。

当然,李氏的经历自不会似戏曲中描述的那般盘曲艰巨。他与刘知远也算琴瑟和鸣,刘知远主外,深耕行伍,驰骋疆场,赚取功名,建立勋业;李氏则主内,为刘知远生儿育子,将刘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今后宅之事,而使刘知远滋扰。

听其言,李氏忍不住舒了一口气,驯良的脸上还是闪现出些许笑容,不管如何,起码以往的刘承祐,还说不出似如许的梯己之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