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9[第3页/共5页]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敦兮其若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
旷兮其若谷﹔
不自见,故明﹔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风雅无隅﹔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为有为,则无不治。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强行者有志。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听之不闻,名曰希﹔
生之徒,十有三﹔
则攘臂而扔之。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故建言有之: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公乃全,全乃天,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以其生之厚。
荒兮,其未央哉。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涣兮若冰之将释﹔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其次,亲而誉之﹔
昔之得一者: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澹兮其若海﹔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太上,不知有之﹔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有为而无不为。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