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9[第1页/共5页]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是谓微明。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以其生之厚。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神得一以灵﹔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进道若退﹔
俨兮其若容﹔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地得一以宁﹔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广德若不敷﹔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公乃全,全乃天,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其次,侮之。
神无以灵,将恐歇﹔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强行者有志。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常知名。
道隐知名。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致虚极,守静笃。
希言天然。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明道若昧﹔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我独泊兮,其未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乐与饵,过客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质真若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是谓袭明。
执大象,天下往。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