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9[第3页/共4页]
何谓宠辱若惊。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荒兮,其未央哉。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孰为此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执大象,天下往。
儽儽兮,若无所归。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死而不亡者寿。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澹兮其若海﹔
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强行者有志。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搏之不得,名曰微。
是谓袭明。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视之不见,名曰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