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9[第4页/共4页]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敦兮其若朴﹔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俨兮其若容﹔
故能成其私。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其次,侮之。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自伐,故有功﹔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其次,畏之﹔
上善若水。
荒兮,其未央哉。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强行者有志。
犹兮若畏四邻﹔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死而不亡者寿。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不失其所者久。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执大象,天下往。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常使民无知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