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9[第4页/共4页]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豫兮若冬涉川﹔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神无以灵,将恐歇﹔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儽儽兮,若无所归。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昔之得一者:
是以贤人之治,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涣兮若冰之将释﹔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死而不亡者寿。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则攘臂而扔之。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飂兮若无止。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虚其心,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满足者富。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