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9[第1页/共4页]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执大象,天下往。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昔之得一者:
保此道者,不欲盈。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上善若水。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强行者有志。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往而不害,安平泰。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弱其志,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其次,畏之﹔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希言天然。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为有为,则无不治。
神无以灵,将恐歇﹔
飂兮若无止。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孰为此者。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无执,故无失。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混兮其若浊﹔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死而不亡者寿。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知常容,容乃公,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天得一以清﹔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常使民无知无欲。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谷得一以生﹔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