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4页/共6页]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何谓贵大患若身。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神无以灵,将恐歇﹔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六章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不知常,妄作凶。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是谓袭明。
故道生之,德畜之﹔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非道也哉。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旷兮其若谷﹔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谷得一以生﹔
益生曰祥。心负气曰强。
大器晚成﹔
满足者富。
是以贤人之治,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其次,亲而誉之﹔
知常容,容乃公,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公乃全,全乃天,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澹兮其若海﹔
强其骨。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保此道者,不欲盈。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弱水千流《独占》于晋城。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