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9[第2页/共5页]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公乃全,全乃天,
不尚贤,使民不争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涣兮若冰之将释﹔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则攘臂而扔之。
大器晚成﹔
荒兮,其未央哉。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犹兮若畏四邻﹔
夫唯道,善贷且成。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夷道若颣﹔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飂兮若无止。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质真若渝﹔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其次,亲而誉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死而不亡者寿。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往而不害,安平泰。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天长地久。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何谓宠辱若惊。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谷得一以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是谓袭明。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执大象,天下往。
不失其所者久。
诚全而归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