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9[第2页/共5页]
是以贤人之治,
不自伐,故有功﹔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不知常,妄作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我独泊兮,其未兆﹔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建德若偷﹔
上善若水。
诚全而归之。
天得一以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听之不闻,名曰希﹔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死而不亡者寿。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不自见,故明﹔
质真若渝﹔
则攘臂而扔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俨兮其若容﹔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希言天然。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犹兮若畏四邻﹔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荏弱胜刚烈。
故建言有之:
广德若不敷﹔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致虚极,守静笃。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太上,不知有之﹔
谷无以盈,将恐竭﹔
地得一以宁﹔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夫兵者,不祥之器,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