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共3页]
不是不好,而是太好。
“如此甚好!多谢四位老爷!”
不登榜便罢,中了贡士,却要做个同进士,于自认才具颇佳、有一番抨击的举子而言,称得上是不小的打击。
“我四人今科同榜,实是幸事。”
宁为二甲鸡尾,不做三甲凤首。
闻得此言,杨瓒尚未如何,李淳程文顿时大怒。
有的时候,“美意”会同“自发得是”挂钩。
几人春闱得中,恰是东风对劲之时,被人劈面唾骂,如何能善罢甘休?
见他迟迟不肯走,似有话要说,杨瓒心下微动,模糊发觉其意,却不急着开口。李淳几番摸索,王、程两人一向在暗中察看,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四人兴趣大起,均不需书童服侍,令店家另上饭菜,由他们去用。
“不过三甲之流,竟如此傲慢!”
四人见他须发斑白,不敢全受。后掌柜唤出长孙,与四人作揖,杨瓒等方才坐下,领了全礼。
言辞虽不过分,含义却相称不客气。就差指着王炳的鼻子,奉告同坐三人:这是个眼妙手低,心眼不比针尖大的小人,随他去耍猴戏,我等只当看个热烈,不要理他。
“鄙人做东,两位仁兄都别同我抢。杨贤弟年幼,也莫要同为兄争抢。”
所谓读书人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盖莫如是。
书童顿时满脸通红,低下头去,讷讷不再出声。
如此一番戏谑,四人干系更近。
“放心,我等自要吃大户。”
巳时末,聚在榜下的举子连续散去,贡院前开端规复昔日安好。
“汝”之一字,于唐宋时可有骂人的含义。
程文就要拍案,李淳、王忠也是瞋目。杨瓒赶紧起家,一把拉住程文,这事有些蹊跷,不成鲁莽,稍安勿躁。
王忠隐为四人之首,开口道:“店家美意,我等心领。然酒水不能白用。”
表情一好,几人不由得开起打趣。
职场经历摆在面前,容不得杨瓒忽视。
李淳哑然,不知该作何反应。
杨瓒掉队半步,并不出头。
能在堆栈上房安设两月,三人俱和杨瓒一样,不差钱。
要在宦海安身,需拓展人脉不假,然也要体味“人脉”的脾气。一时不察,被坑到南半球也不是不成能。
对方气度广大,或能领受美意。若遇气度狭小之辈,怕会觉得他决计调侃,暗中嘲笑,往胸口-捅-刀。
斗文不错,负气亦可,打斗的名声传出去,实在不好听。
安慰?
即便大明的文臣向有此民风,不以朝堂武斗为忤,四人毕竟还没仕进,连进士都还不是,实在没有做个斗士的本钱。
可惜,事已至此,悔怨不成取。
怀揣志向、年富力强的举子,多能很快抖擞,返回堆栈,清算起行李回籍,而后昂扬苦读,以备三年再考。
掌柜大喜,欲要施礼。
举人授官,多是外放,府州罕见,县衙二尹、学官乃为常例。有撞大运或确有实干才气者,偶尔会得县令官印,然多是偏僻地带,比方西南诸地,或极北贫县。
盖因王忠列在百名以内,二甲有望。李淳、程文同在百名以后,程文更在二百名以后,殿试九成会列入三甲,与希冀差异太大,怎不令二民气苦。
运气好,能留得性命。运气不好,炮灰都没得做,直接骸骨不存。
一起返回福来楼,掌柜亲身在门前恭迎,包子似的圆脸笑出十八道褶子,当真是见牙不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