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第1页/共3页]
只要严格遵循律法审判剩下的几个王公便是了,又何必赶尽扑灭呢?
“狄卿,按律当如何讯断?”
以后几年,周郎君前后在河阳、山阴、雍州等地为处所官,积年考评俱是劣等,因而在神龙元年被调回了神都,先是在大理寺为大理寺丞,以后累迁至刑部侍郎。
得!连狄仁杰都跪了,估计问政事堂的其他相公也是不异的成果……
我擦!
作为一个断案者,心已偏了,又如何能公允审批呢?!
交给周兴?
别的,显庆年间产生的几件疑案,竟也有李元嘉的身影在内,这让李治和吴诩二人感到非常气愤。
现在李小九冷不丁地又提起了周兴来,还要让他跟着狄仁杰主持审判,吴诩就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
虽说周兴此人在后代的名声实在不咋地,可也是端庄颠末科考出来的能吏,与他的后继者来俊臣比拟,的确是一个在九霄之上,一个在泥地之下——后者美满是个心机扭曲只会投机倒把的贩子恶棍。
本觉得此次兵变只是武皇设下的一个圈套,为的是逼迫李氏宗亲出错,以此肃除异己。却不想这个“圈套”还真的引来了一群魑魅魍魉,连累出了好几桩大案。
此言一出,堂上一片沉寂,落针可闻。
“微臣觉得,正犯李元嘉、李贞业已惧罪他杀,其他从犯必放心生害怕,合法借机严加鞠问,查清统统参与者,不使一人漏网!”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本身的爱好获得了满足,周郎君的神采是前所未有的都雅。
说到这里,李小九陛下略微一顿,仿佛实在考虑着甚么。
吴诩咨询地看向狄仁杰。
这货就更不得了!
吴诩看完这份名单以后,就是一脸的惨不忍睹。
归正都是一死……
不等世人回过神来,李治又对周兴道:“其他从犯,就交给永和审理罢……”
李小九陛下,你够狠!
吴诩还念着李贞毕竟是燕表姐独一的儿子,不欲赶尽扑灭,发起赦免李贞的王妃极其季子,却被政事堂的一干相公给驳了返来。
便是当时回绝呼应李贞反武的纪王李慎,也不见得有多明净!
据狄仁杰与周兴所得的供词所言,此次参与背叛的宗室诸王除了韩王李元嘉父子和越王李贞父子外,竟还包含太宗之弟鲁王李灵夔父子,太宗之妹常乐公主伉俪等平素看起来非常循分的宗亲。除了高祖、太宗的血脉以外,另有大量的李氏旁支也鲜明在列,如果一一定罪,李氏后辈几近灭族。
“谨服从。”周兴闻言,面露忧色,忙避席领了旨意。
李贤所说的名册便是李十六当日投诚时所书,现在恰好用来印证李元嘉与李贞的供词。
她可不想重蹈复辙!
除他以外,主持审判此次兵变的大理寺卿狄仁杰的神采也非常丢脸。
李治见问,只是微微一勾唇角,面上暴露一抹极其温暖的笑容来,只是他接下来讲说的话可与他的神采全不符合。
“连坐之事还当慎重……”吴诩看了李治一眼,后者此时神采严厉,很有王八之气地睨视着座下群臣,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些甚么。
就算讨厌李氏宗亲那些大要一套背后一套的可爱嘴脸,她也还没到要灭人一族的境地,何况此次事件如何说也是李元嘉这个祸首祸首的错,若真的要搞连坐,她跟李小九也跑不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