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0章 (1)[第4页/共5页]

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匿其年及其发展,其游以方遍诸侯,无老婆。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款项、衣食。人皆觉得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九十馀白叟,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白叟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寿可益,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分歧则隐。”因而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觉得化去,不死;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秋,匈奴数盗边,渔阳尤甚。以卫尉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渔阳。

六月,上行幸雍。

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河间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金帛招求四方善书,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采礼乐古事,稍稍增辑至五百馀篇,被服、冒昧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

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夏,蒲月,丙子,复决濮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泛郡十六。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发卒十万塞之,辄复坏。是时,田蚡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患,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塞之一定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觉得然。因而天子久之不复事塞也。

大司农郑当时言:“穿渭为渠,下至河,漕关东粟径易,又能够溉渠下民田万馀顷。”春,诏发卒数万人穿渠,如当时策;三岁而通,人觉得便。

世宗孝武天子上之下

地动。赦天下。

是岁,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谐。

御史大夫安国行丞相事,引,堕车,蹇。蒲月,丁巳,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病免。

齐人辕固,年九十馀,亦以贤能征。公孙弘仄目而事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诸儒多疾毁固者,固遂以老罢归。是时,巴、蜀四郡凿山通西南夷道,千馀里戍转相饷。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出兵兴击,费以巨万计而无功。上患之,诏使公孙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弘每朝集会,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因而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成,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厥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这天趋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摆布幸臣每毁弘,上益厚待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