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问路[第3页/共4页]
“你也懂事,若非你祖母逼问到头上,怕是不肯说的,”窦太后向一侧的钟老夫人道:“阿朔有两个好儿子,另有如许的女儿,真是天大福分。”
“如果别人,必会被你问住,但我不会,”那人大笑,声音开朗:“我祖母身材欠佳,自去岁起,我便食素,为她祈福。”
郑晚庭一怔:“如何?”
“大病一场以后,脑袋也灵光了,”钟意信口打趣,道:“存亡之际,文经有甚么用?还是医典更靠得住。”
那人复又笑了:“女冠想学庄子吗?我却不是惠子。”
宫人们将垂帘放下,遮了光芒,影影绰绰的,瞧不见外间如何,天子仿佛风俗如此,隔帘向太后问安。
来人答道:“的确不是。”
内侍心头一震,恭声应了:“奴婢服从。”
秦王李政脾气倔强,勇敢刚毅,诸皇子中最类父亲,也最为天子所钟爱,连给他的封号都是昔年天子为王时曾用的,而太子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可做仁君,但是天子原就是克意进取之人,面对如许的继任者,总感觉失了几分威仪气度,不太中意。
“去寻越国公府的女郎,”郑晚庭道:“有人托我给她带句话。”
过了会儿,天子才问:“撤除姨母,方才是谁在殿内?”
钟老夫人是天子姨母,德高望重,早有恩旨不必见礼,钟意却不成,起家侍立一侧,垂首静待。
这日是个好气候,钟意在房里呆的闷了,书也读不出来,干脆让人备了钓竿鱼具,往露华山东侧的湖边去。
钟意没那么娇贵,但也不想刻苦,待玉秋取了来,便佩带上了。
安国公府的老太君得了头风,难耐病痛,沈复同祖母豪情深厚,极其担忧,宿世嫁入安国公府后,她为替他分忧,便开端修习医道。
“鄙人受人所托,来送个口信,山中途径崎岖,失了方向,”郑晚庭含笑解释,道:“敢问居士,青檀观安在?”
许是到了宫里,又听闻旧人事,竟然想起这些来了。
“沈复沈幼亭,”他悄悄道:“居士有礼。”
钟意领正四品正议大夫衔,品阶原高于她,礼也受得,笑问一句:“尚宫是忙人,此行往那里去?”
那人萧萧肃肃,开朗清举,立在那边不语,便自生一种气度,见钟意看过来,点头示礼。
心中感慨,她面上却也未曾透露,窦太后身边的掌事女官亲身来迎,口中笑道:“县主也在宫中,见了居士,必定欢乐。”
“哦,”钟意道:“那你大可不必走这一趟了。”
窦太后生有四子二女,现下却只留天子与益阳长公主二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伤怀。
郑晚庭独自失神,钟意却未看他,而是望向随他同业的男人。
钟意笑道:“荥阳郑氏也是大师,满门芝兰玉树,到了长安,不去万丈尘凡里清闲,如何倒来难堪我一个削发人?”
那人一顿,答道:“草木无情,当然也没故意。”
窦太后老了,两鬓斑白,眼角生纹,冷眼瞧着,远比钟老夫人年长。
对于母亲的各种劝止,李政是不睬会的,欢畅时听几句,不欢畅便扯个由头,拂袖而去,他倒安闲,钟意作为王妃,却不能肆意妄为。
玉夏去煮了茶,端着进了阁房,瞟一眼钟意捧着的《金匮要略》,抿着嘴笑了:“居士先前最喜文经,克日如何看起医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