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1页/共4页]
她坐得有些累,换了个姿式,胳膊撑着半靠在炕桌上,道:“依大明例,田赋是朝廷最大的财路。然丁口繁衍而地不加增,岁入三千万石便是极好的年景了。官员俸禄,宗室禄米,水利河工等为朝廷常例,必定逐年递增。每年也定会有分外开支,不管是用兵也好施助也好,都需破钞大笔。别的,天子出巡、补葺行宫园林、筑建陵寝古刹也是必定要办的事。若不想捉襟见肘,一来须好好算计,二来得广开财路。”
钱昭却道:“郡主顶戴都用得,耳坠子如何用不得。”
钱昭非常受用,眯着眼“嗯”了声,扶着炕桌侧身依了依。
多尔衮站起又坐归去,看着她除下熏貂大氅,点头含笑道:“还好。急着唤我何事?”实在他也不明白多铎葫芦里卖的甚么药,不过既然能见着她,也不算白跑这一趟。她该有七个多月了,挺着肚子天然不似昔日轻巧,但涓滴无损其天生丽质。两月未见,此时突然相遇,胸中不由暖意盈盈。
“那便做些细耳钉,嵌红宝东珠,想来也都雅呢。”钱昭摸了摸二格格的耳朵道。
苏勒笑道:“谁说不是呢。”
那金钩颀长,下端攒出四片小花叶包镶着油润的玉石,坠子微晃着,显出几分少女的调皮。钱昭浅笑道:“都雅。”转头又叮咛道,“再做一副如许的,葫芦改成玉兔。”
钱昭点头回道:“向来没甚么良方。一条鞭法曾为复兴之望,但弊端实多……若要理顺财赋,户部须逐年编定出入,掌控银价。因银与铜之主产地皆不在我朝,故而发钞才是良方。纸钞简便,易于照顾支用,可惜自古滥发成瘾,朝廷名誉不佳,短时恐怕难行。此后朝廷能够库金为押发钞,且许以钞征税赋,约莫也要十年之功才气有效果。”
钱昭曾被觉得大字不识,说她笨也不是一次两次,料他不屑同她说话,故而不觉得意地笑道:“当世儒臣约莫都以清贵为要,觉得‘凡治财赋者,则目为剥削’。王上是否无人可用,因此竟于殿试出如许俗气的题目。”
他的警省让她有些许绝望,但转念一想,若多尔衮真那么轻易脑筋发热,恐怕现在底子不能坐在这北都城里。她抿了口水,持续道:“兵荒马乱的,钞关税便不消希冀了,唯有盐课还能有些盼头,两淮、长芦、两浙、河东约可凑齐一百万两,福建、广东、云南总计有十万便不错了。不过,这一样有赖处所平靖。”说完朝他扫眼望去。
她所说为两人前所未闻,固然话题绕远,也不由听得出神。多尔衮善于军政,于财赋上所知甚少,现在赶鸭子上架,颇觉吃力。故而他虽急于获知敛财之道,也不晓得白银来源与税赋有甚么关联,但听她娓娓道来,也很有些兴趣。
钱昭道:“用不着。也不长,拿来我抄便是了。”说着让耿亮卢桂甫筹办笔墨,没多大一会儿便成了。
“是金蟾。”钱昭道,又指着另一边的几盘耳环,说,“格格看看这些,现下如不对劲,重换不迟。”
钱昭看着他笑道:“银矿产银没错,但我朝银矿皆不富藏,开矿之利常常不抵为此征役民夫开立官衙之用度。自宋以降,中原之地都是用钱或钞为币。隆庆之前,朝廷禁于官方买卖用金银,市道存银亦未几,然海禁一开,外洋之银蜂涌而入,时人对银如饥似渴。你们约莫有没有看过崇祯年布羽士艾儒略所著的《西方问答》一书,其说西来诸商,与我邦买卖,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银除其本国开采外,大多来自外洋亚墨利加(注:即美洲),盖其地之矿,广并且腴,计非常土,金银且六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