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共4页]
常志道者 多所教养 不成限量
即转法轮 无有诸漏 为诸四辈
为众会说 及诸亲族 皆悉具足
皆得往至 于佛道场 便即处于
群萌之界 安住咨嗟 最尊经卷
斯聪明士 皆为统统 进却弃除
及诸比丘 比丘尼众 清信高士
高傲之想 借使听省 如是像法
好住灭度地 是谓为威仪
懒惰疲厌 常以慈心 为众说法
又复所护 统统除弃 若使卧寤
离于疾病 无能为彼 造怨怖事
国王及太子 大臣寮属吏
其明智者 所处安隐 有所存立
及清信女 应所乐闻 为讲无量
若菩萨好乐 说此典范者
无所怯软 心不起想 为无数人
欲风险者 若得扶养 饮食之具
佛故先示现 此威仪礼节
志菩萨法 若使出学 及居家者
而不独游行 不住于调戏
外道若异学 屠猎恶害品
设入出聚落 数数行求食
我乃嘉豫 如获大安 佛灭度后
奇财妙异 多少诸物 各用赐之
上中下劣人 若不可法者
不有所患 其人住忍 得力如是
及见最胜 梦中闻见 百福德相
若入屋室 所行若兹 察看诸法
不与是等俱 而积殖德本
如佛言诏 若已咨嗟 亿百功德
其奉持斯典 则当勤行之
殊胜差特 普当具足 诸四部众
当弃发卖业 诸慢不恭敬
说人之恶 亦不堕非 诸疑邪见
因而溥首大士白佛。唯大圣。此诸菩萨恭敬世尊。所当劝悦难及难及。何时该当为统统众说斯典范。佛语溥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何谓菩萨解知威仪。借使持心忍辱调柔。将护其意畏不自主。其志如地不见有人。不见有人而行法者。观天然相诸法本无。此诸法者众行之式。亦无驰念。是谓威仪。何谓礼节。设令菩萨不与王者太子大臣吏民处置。不与外道异学交启。不尚世典赞叙音韶合偶风俗。不贪不学不与搏斗鱼猎弋射鸡鹜坎阱贼坏处置。不与歌乐游戏众会同处。不与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处置。亦不靠近施礼问讯。不共止顿。不与同道经行烧香散华然灯。除其往至讲经会时。唯与讲会而共处置。纵有所说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不得诽谤 吾本初始 得佛道时
又加封邑 城郭郡土 或有得赐
弘雅功德 所处之座 具足箧藏
智者常安 住于佛道 先隐定坐
常得调定 将御佛道 救亿众生
所照光光 其推行是 所获若此
安行品
其有菩萨 在十方者 愍伤众生
说此典范 其明哲者 所念以时
佛之典诰 未曾以此 持作懈倦
志力猛慧 便说此经 如髻明珠
手足宝钏 奥妙之色 紫磨金珍
尔乃说经 若当敷座 务令柔嫩
其有志求 斯尊道者 普当受决
虽有所起 诸法无生 因想蹉踖
皆无及者 钦仰是经 未曾轻讲
悉倒置想 以有为有 用虚作实
蠲舍诸不法 喜嗔恚恨者
所谓七宝 悉归于斯 修此则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