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第2页/共2页]
沿着新修的宽广柏油马路骑了半个多小时,出了小城较为繁华的路段就见两旁的修建越来越低矮。赵默车把一扭,在十字路口左转,又骑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一个路岔口。
“那就好,我每天不在家,得亏了您帮手照看三娃了。”赵默一边说着,一边反手提溜出一份筹办好的煎饼果子递给站在门口的胖婶儿。“晌午人多,忙得晕头巴脑的,没重视多摊了一份煎饼果子,您拿归去吃吧。”
“没有没有!今儿个一整天都没瞥见三娃子出来蹲门口上,就看着那会子你家军子放学返来又走了。”
“嗯。”赵默回声,瞅瞅本身家虚掩的木板门,问:“二婶子,三娃没出来吧?”
灶间连着前面一间小屋,算是堂屋,就是城里人说的客堂。堂屋里甚么家具都没有,只要墙角竖着张深蓝色的小折叠桌。在他们如许的人家,有客人来都是直接进里屋坐炕上,堂屋也就起个过道的感化。再说现在的赵家压根都没人来,赵默就干脆把堂屋里本来的摆件都拾掇出去,看上去倒是宽广很多。
本来他们家固然穷,日子过得困难,却有奔头。这几年赵建全倒腾着卖煎饼果子,老婆也在菜市场支了个小摊子,每天累死累活地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
天上的太阳晃得人目炫,路边的树都被晒得蔫了吧唧的,乌黑的柏油路仿佛能冒出油来。赵默蹬着车子,顶着晌午的大太阳往家里骑。
三娃愣愣地看着赵默,过了两分钟才一咧嘴,慢腾腾地爬起来。比及晃闲逛悠地撞进赵默怀里,他才傻笑着叫人:“大哥!”
中间一家的门里转出来个胖女人,看到赵默,大圆脸盘子上绽放笑:“默子返来了啊!”
话虽这么说,但是谁家里都不轻易。胖婶儿日里头要忙里忙外做活,拾掇本身家,还得用心照看赵默家,日子久了内心头也不乐意。要不是赵默会做人,三五不时的塞给她几个煎饼果子,她早就不是这个脸儿了。
赵默看着胖婶儿扭着屁股排闼进屋,愣怔一会,然后伸手推开虚掩的木板门。门吱呀吱呀地开了,一个局促的小隔间映入视线。
“这多分歧适啊!”女人嘴上客气一句,径直伸脱手来接过袋子。
赵默翻开门帘,一步跨出来,就看到了炕头坐着的阿谁小男孩。
“那就成,你快进屋歇会吧,婶儿回屋去。”
他颠颠簸簸地骑了一会,模恍惚糊看到熟谙的瓦房呈现在视野里,舒了一口气。
拐进岔道口,本来新修的平坦大道变成了坑坑洼洼土路。土道两旁的屋子都是陈旧的老屋子,有几处棚户屋顶连瓦片都没有,就是扯块塑料布甚么的搭的棚子。
骑在车上的赵默弓着腰,两只眼睛微微眯着,双腿奋力蹬着脚蹬子。汗水糊住他的眼睛,让他有点看不清前面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