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初筵[第1页/共2页]
“为甚么国朝官话要说吴侬软语,”张昭华不解道:“中原话不好吗?”
“这就是官话,”高炽道:“刚才我们说的是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变而来的南京话,你之前听过吗?”
“如何不烧,”张昭华道:“我们这里就烧啊。”
“小功”是丧葬“五服”中的一种,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比“大功”稍细,故称“小功”。这类丧服要穿五个月,比如为本宗的曾祖父母、堂姑母、已出嫁的堂姊妹等服丧,为母系一支中的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都要穿这类丧服。
张昭华明白了,点头称是。
传闻周王四年前就被遣就藩了,但是时至本日开封府下辖大小官吏都没见过这位藩王的身影,包含在坐的州官,待问起时,王翰代为道歉道:“王府尚未建成,当初选址之时,又颇多费事,迟迟不敢决计,拖了很多光阴只比及圣旨降下,才敢施工。也就是比来这些光阴,方才完工七八成。”
“这么说你们是北方人了?”张昭华道。
所谓杯中有酒盘中有肉、举杯敬酒情深义厚,说的不过就是面前这么个场景了。
他兴趣勃勃地比划:“我们用的炭,叫石炭,这么大,黑球一样,火力足;到了南边一看,才晓得都用的竹炭,另有效硬木烧的红箩炭,没有烟味,反而有暗香。”
“是中原是中原,”张昭华道:“只不过和陕西、山西、山东等比较靠近,与湖南、福建、广东相差较远罢了,别说是风俗上差不离,就是吃食上,也独爱面食!”
“殿下与燕、楚、齐三王驻中都,筹办本年的祭典,”王翰答道:“但是开封这边府内工期快到了,也不能无人看管,便先遣我返来。”
“等年关尾祭过完,我们就走了,”高煦道:“我不惯南边的气候,开封这里来还好很多,中都那边,真是冷得人牙关颤抖。”
“你不晓得,我们刚服了小功出来没多久,”高煦一边说一边往吐出嘴里的骨头,道:“就又碰上了孟冬祭祖,全要食素,折腾下来整整八个多月了,愣是没动过荤腥,嘴巴都淡出个鸟来了!”
“是外祖父归天了,”提起这事,俩兄弟都有些郁郁:“年刚过完得了消息,爹娘便带着我们南下奔丧来了。”
“你们家不在河南啊,”张昭华道:“那你们还是要归去?”
说到这个周王府建工题目,州官倒是听闻过,道:“闻说王府所建之地,乃是宋朝宫殿遗址,可真?”
在坐的来宾便又说了一番宋朝开封府的奇闻佚事,取酒赞贺一番,宾主共饮。
“河南如何会是北方,”高炽笑着点头道:“河南是中原。”
高煦惊奇道:“你们也烧炕?”
不至于吧――她再一看,这兄弟俩见肉便吃,连农家的腊肉也没有放过,要晓得这腊肉是村里人家本身做的,不晓得是腌制的题目还是最后风干的题目,总之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怪味,张昭华固然也爱吃肉,但是却不吃这腊肉。
周王是当今陛下的第五子,高皇后马氏所出的嫡子,洪武三年受封吴王,厥后改封周王,封地就在河南开封这里。
张昭华刚想到卖炭翁,就听到高煦道:“我们北地夏季还烧炕,如何南边就不烧――”
“二弟,”高炽不附和地看了他一眼,跟张昭华解释道:“我们并非出身繁华,祖上实在也是贫农,家祖常说俭以养德,吃肉少一些本是该当,何况又不缺菜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