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第2页/共3页]
石勒军中的民夫很多,多是破城以后纳降的百姓,另有部分流民。就是靠他们搬运粮草兵械,才气支撑雄师横扫豫州。
这统统,都是为了稳定民气。免赋税能够让百姓放心待在家中,不至于被苛吏逼得逃荒。补葺河渠和门路,则是尽能够在花大笔粮食施助的同时,提早完成大型根本设施。如果放在平时,一口气动用数万人修路通渠,极能够引来民变。但是灾时就分歧了,大家都晓得这是活命的体例,反倒更好构造人力。何况河水降落,为修运河供应了便当,而挖出的河沙、碎石,又是铺路的质料。如此一来,岂不互有裨益?
不过石勒老于阵仗,深知这些民夫胆怯怕事,风吹草动都会生变。故而每次安营,都要把民夫营和虎帐分开,制止相互影响,呈现营啸。这类范围的骚动,确切不敷为虑,很快就能停歇。
更何况, 蒙受水灾的, 何止晋阳一地?
稼穑是农耕社会的甲等大事,再如何正视,也不为过。幸亏现在三州的基层官吏,大多是经制科或崇文三院考取的,没有任官不任事的恶习。只要官吏勤恳,政策通达,节制旱情形成的影响,何尝没有但愿。
梁峰眉头微皱:“有了新渠,并州勉强能包管夏收。其他处所,要视灾情减免田赋。派人下去查查,如果冀州持续旱下去,就构造夫子开挖河道,补葺门路。尽量征用那些蒙受水灾的百姓。让他们以工代赈,有口饭吃。”
“有几处胜利凿出了井。各郡都在想体例,起码包管百姓吃水。”段钦叹道,“题目是冀州有些河道水位降落, 没法通船了。”
作为中原要地的豫州、兖州,又是另一幅面孔。
天灾至,战事起。辽东大旱,平州都督崔毖结合宇文部攻打慕容部,段部得讯后,插手助阵。曾经拉起十万兵马的雍州行台,再次死灰复燃,于秦州境内起事,讨伐匈奴伪汉。就连荆州的乱兵,也开端骚动,攻打州郡,赶跑了刺史王澄,自主了个都督。
“九泽渠终究建成, 这下晋阳可免除水灾了。”身为司户主事, 段钦也没少操心水利扶植。当动静传来, 他实在松了口气。有了水,大片田亩就能挂穗饱籽, 不至于颗粒无收。
“总好过让百姓流浪。”梁峰哪会不晓得此中关窍?只是事已至此,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下一步,要如何走呢?
唇边,暴露了森森嘲笑,石勒回身,挑帘入帐。
而他部下的兵士,可等不了两年时候。赡养这十数万张嘴,需求的但是一大笔赋税。如果不想个别例,军心涣散,他打下的处所,又要如何守住?
当年他同恩主汲桑一同举兵,最早攻打的,就是邺城。因此石勒对于邺城的城防,再熟谙不过。而邺城分歧于其他郡府,乃是并州连接冀州的要道。听闻冀州去岁运营海运,得了很多赋税,此中大部分都用船运到了邺城。如果能攻破邺城,说不定养兵一年的粮秣都有了。
是南下扬州,攻打晋国都城,还是取道荆州,和乱兵拼上一拼?如果秦州稳定就好了,刘曜如何说也要援助他一些赋税。但是现在汉国自顾不暇,哪还会管他这个征东大将军?放本身在豫、兖反叛,还是为了管束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