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簪缨问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30章[第1页/共3页]

想到这儿,石勒双眉一紧,想到了个处所。

梁峰眉头微皱:“有了新渠,并州勉强能包管夏收。其他处所,要视灾情减免田赋。派人下去查查,如果冀州持续旱下去,就构造夫子开挖河道,补葺门路。尽量征用那些蒙受水灾的百姓。让他们以工代赈,有口饭吃。”

这统统,都是为了稳定民气。免赋税能够让百姓放心待在家中,不至于被苛吏逼得逃荒。补葺河渠和门路,则是尽能够在花大笔粮食施助的同时,提早完成大型根本设施。如果放在平时,一口气动用数万人修路通渠,极能够引来民变。但是灾时就分歧了,大家都晓得这是活命的体例,反倒更好构造人力。何况河水降落,为修运河供应了便当,而挖出的河沙、碎石,又是铺路的质料。如此一来,岂不互有裨益?

唇边,暴露了森森嘲笑,石勒回身,挑帘入帐。

是南下扬州,攻打晋国都城,还是取道荆州,和乱兵拼上一拼?如果秦州稳定就好了,刘曜如何说也要援助他一些赋税。但是现在汉国自顾不暇,哪还会管他这个征东大将军?放本身在豫、兖反叛,还是为了管束并州……

九泽湖在西河国和太原国之间,算是并州境内最大的湖泊。这工程的目标, 就是引汾水和湖中水流, 灌溉周边地盘。

正自思考,帐外俄然起了喧闹声。

当年他同恩主汲桑一同举兵,最早攻打的,就是邺城。因此石勒对于邺城的城防,再熟谙不过。而邺城分歧于其他郡府,乃是并州连接冀州的要道。听闻冀州去岁运营海运,得了很多赋税,此中大部分都用船运到了邺城。如果能攻破邺城,说不定养兵一年的粮秣都有了。

在黎庶的哀嚎声中,蒲月到临,旱情也达到了颠峰。黄河、洛水、长江、汉水,这几条哺养万民的大江大河,尽数干枯,浅者可渡水而渡。

为了修九泽渠, 梁峰专门抽调了两万夫子, 数百官吏, 破钞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但是就算有刺史府尽力支撑, 半年时候仍旧太短。现在完工的, 只是朝向晋阳方向的渠道。也就说,新渠能灌溉的,只要太原盆地内的部分地盘。这比起郑国渠、都江堰那种能传播百代的巨型工程,可差的太远了。

留在这里,恐怕也没甚么用处了。坐在帐中,石勒盯着面前微小烛火,苦衷重重。这两个月,他一向带兵在豫州扫荡。之前王弥的部众占有了很多城池,又被晋军夺回了数郡,能够打的处所实在很多。

“九泽渠终究建成, 这下晋阳可免除水灾了。”身为司户主事, 段钦也没少操心水利扶植。当动静传来, 他实在松了口气。有了水,大片田亩就能挂穗饱籽, 不至于颗粒无收。

“冀州、司州的深井, 挖的如何了?”梁峰问道。

而他部下的兵士,可等不了两年时候。赡养这十数万张嘴,需求的但是一大笔赋税。如果不想个别例,军心涣散,他打下的处所,又要如何守住?

“只是晋阳一地。”梁峰面上倒是没有太多忧色。

天灾至,战事起。辽东大旱,平州都督崔毖结合宇文部攻打慕容部,段部得讯后,插手助阵。曾经拉起十万兵马的雍州行台,再次死灰复燃,于秦州境内起事,讨伐匈奴伪汉。就连荆州的乱兵,也开端骚动,攻打州郡,赶跑了刺史王澄,自主了个都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