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蚁贼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14 城围[第2页/共4页]

军中主帅的穿戴,必定与平常将佐截然分歧。邓舍听完了,说道:“不错,此察罕是也。”极目远眺,半晌,又可惜感喟。洪继勋问道:“主公为何感喟?”汪河心想:“莫不因见察罕豪杰,故此感喟?”

人多了,范围大。并且良莠不齐,有英勇的,有不英勇的。有善战的,有不善战的。又不满是马队,另有步兵,行动不太矫捷便利。以是仿佛还没有人少的时候幸亏敌阵中冲杀驰骋。不过,这也已经算很了不起的战绩了。

陈友谅与张士诚没仇,可陈友谅与朱元璋有仇。朱元璋的地盘在陈友谅东边,走海路归去,难以绕开。是以,他的使者们也干脆留下不走。再则,陈友谅派来的这两位使者,一个孟友德,一个傅友德,皆为武将出身,同时也有点自恃其勇。即便做最坏的筹算,益都沦陷。他们也有充足的自傲,以为就凭他们的武力,不说别的,起码自保还是没一点题目的。

察罕既克临朐,前后摆布数路军马齐聚益都城下。合计有近四万人之众。他一边安插围城,一边分军北徇安丘、胶水等地,以与莱州的关保连成一线。

至于陈友谅的使者。

邓舍本来正在王府,接到军报,即召齐诸将,一同登城旁观。走到半路上,他想起了件事,教罗李郎过来,问道:“吴国公、陈友谅的使者现在那边?”

“有何辱人?曲有误,周郎顾。小贼这是在夸老夫为周瑜。传令,谢之。”

汪河、孟友德、傅友德诸人面面相觑。好家伙。察罕名动南北,引千军万马来攻益都,天下群雄闻之,无不色变。到了地头,邓舍这位地主反而涓滴不觉得意。不但不觉得意,还竟然把察罕与好菜相提并论,用来做待客之物。真不知该说这位燕王殿下是平静自如的好,抑或胆小包天的好。

西边土山上,元军诸将所拥之人恰是察罕,听得益都城头这般叫唤,他失声而笑。

“为我送数万头颅”句倒也罢了,“李察罕歌舞双绝”句,却有些过分。模糊把察罕帖木儿比作了伎者。貊高以下诸将,无不忿然怒。好几个将领抢步跃出,按剑奋臂,道:“红贼小邓,辱人太过!大帅,末将请战!”

未几时,罗李郎引着汪河、孟友德、傅友德三位使者也连袂来到。汪河等拜见邓舍。城下鼓声喧天,城楼上他们行膜拜之礼。

守在城楼上的海东士卒,受其角鼓声的震惊,皆面现惊容。恍然间,连城墙都仿佛在为之闲逛。无数的灰尘粉末,簌簌地从墙头落下。这震耳欲聋的声响,直透城内,与城北的滚滚河水遥相照应。

邓舍贵为燕王,另有胆量不走呢!怕甚么?就算万一益都兵败被俘,他们又不是海东的人。两邦交兵,尚且不斩来使。何况他们还是第三国的使者。朱元璋与察罕又有过手札来往,曾特地向察罕示过好。料来察罕也不会难堪他们。这么一想,留下来也就留下吧,还能趁便看看海东的战力。

大凡围城,不会总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邓舍与诸人步上城楼。

6路没法走,倒是还能够走海路。方国珍与张士诚的使者一见察罕来袭,当时就坐船归去了。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使者也想走,但是他们要走海路的话,难以直接到达本国。东南本地,多在张士诚与方国珍的节制下。他们走一截海路以后,还得再借道张士诚或者方国珍的境内,才气进入本国。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