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3页/共6页]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挫其锐,解其纷。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希言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旷兮其若谷﹔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大象无形﹔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昔之得一者: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
神无以灵,将恐歇﹔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谷得一以生﹔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夫唯道,善贷且成。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天得一以清﹔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保此道者,不欲盈。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我好静,而民自正﹔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风雅无隅﹔
是以贤人之治,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广德若不敷﹔
其次,侮之。
地无以宁,将恐废﹔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我无事,而民自富﹔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