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嗯,这里是“寻常小味” 4[第1页/共2页]
沐川微微一愕:“为甚么不能放在心上?”
回民宿的路上,顾小喜偷拉了沐川的袖口,让他走得慢些。
时候回到民国七年(1916年),顾兆杰、陈晓梅伉俪,做得一手好糕饼,手头也还余裕,便开起了一家名为“平常小味”的糖铺。厥后,买卖越做越大,又开起了多家分号。
叹了口气,她又说:“我能了解,他们舍不得这个厂,如同舍不得这条老巷。不过,人太固执不见得是甚么功德。当初,我哥本来想去美院,成果我爸非得让他去学制糖工程。他快毕业了,可我很担忧他学无用武之地。”
提及本日之事,顾小喜很有些难为情,小声对沐川说:“糖厂是我们顾家传承三代的财产,我爸、我叔都舍不得丢下。他们明天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顾小喜便顶顶他胳膊,当真地说:“我没开打趣,真是如许。”
“这个糖厂,就像是我们本身的家,能做到几时算几时。”
“我哥从小就听话。”忆起过往,顾小喜眉头轻蹙,“不像我,过了很长的一段背叛期。”
这番吐槽,听得沐川捂嘴偷笑。
一番周折以后,“平常小味”总算是保住了,留下了两条出产线。这就意味着,糖厂五分之四的厂房被闲置。多年来,这批厂房也没被挪作他用,就安温馨静地伏在那边,与还在出产糕饼的“兄弟们”相互守望。
沐川忙欣喜道:“顾叔您放心,糖厂必然能活下来。固然现在满大街都是做糕饼的,但能真正把闽派甜食做成品牌的,也没有几家。”
本觉得沐川会嘲弄她几句,但他却敛了笑意,说:“背叛这个词,就没甚么事理。你小的时候,不顺父母的意,会被说成是‘背叛’。到现在,你爸、你叔的刚强,在你看来,不也是一种背叛?”
只可惜,到了九十年代,赶上“退二进三”的政策,贸易、办奇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平常小味”的效益日渐萎缩,曾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延发人为,两度裁人。到最后,竟濒于停业。
顾长庆已听哥哥说过沐川、赵兴的来源,此时便忍不住问:“小沐是在瑞华本钱上班呐?要不,您给阐发阐发,能不能往我们糖厂投点钱?”
不知何时,顾长庆走了过来,感概不已。先前,他一向跟在康捷、赵兴身边,此时听得老哥讲厂史,这才缓缓踱过来。
“你哥就……顺服了?不能吧?”沐川一副难以置信的神采。
4
听得这话,顾长顺的话匣子完整被翻开。一人便说了半刻钟。
沐川昂首望了望大烟囱,内心升腾起一个设法,但他还需沉思熟虑。
顾小喜较着被这话震惊了,伫在原地神思恍忽,唇间飘出几个字来:“那人生该是甚么模样?”
“从心而欲的模样。”他说,笃定且和顺。
到了五十年代,顾兆杰把总店迁到三公巷一带,没几年便获得国度拨款扩建,又吸纳了一些华侨投资,引入科学技术晋升传统工艺,这才把糖铺易名为糖厂,就此蜚声中外,一度成为老刺桐人的儿时影象。
“不瞒你说,我叔每年都要拉人来考查,做投资,但人家一看,这厂房啊,那叫一个‘冷冷僻清,凄惨痛惨戚戚’,谁肯跟你做啊?人家又不傻。”
沐川笑道:“一个投资项目,要颠末很多道手续,尽调、背调都很烦琐。我现在也拿不了主张。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