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新婚之夜[第1页/共7页]
“不幸这依墨女人如我运气不异,纵有如此仙颜,也只得谨遵父命,下嫁与我,也不知她此人生数十载,可有至心恋慕之人?是否如依文姐姐当年一样,不得不委身于我?哎!身在官家,有进无出,只为权力,可曾有过退路?之前只听闻这依墨女人多么难服侍,彻夜待我倒是如此温存?说不定曲直多数护决计叮嘱,还是说?”文若远远向天望去,不知在思考甚么,只听府中钟声磬音微响,断了思路,文若细心数着敲钟次数,一,二,三,四,五,六,隔了好久,再响六声,节拍如一,毫无窜改。
文若翻开卷轴,漫不经心看了几眼,这卷轴上的行草笔迹虽是劲道实足,可短短几字就烙下改正笔迹,非常不整,文若连内容尚未细读,顺手扔给陈富说道:“我对书画并无兴趣,这宝贝还是留给父亲吧。”
“这是甚么?”文若从琳琅满目标贺礼中顺手拾起一块手掌宽的乌木小盒,问着陈富。
文若被依墨这一句问得满身发麻,豆大汗珠滚过脸颊,挑眉辩白着:“夫人有所不知,我不堪酒力,现在已是恍忽欲眠,让夫人见笑了。”
文若自知婚事已成定局,便再无迷惑,待花烛燃尽,悄悄躺上婚床。
杨氏面色凝重道:“好,好,我儿懂事,比你那父亲强出百倍。”
“笨拙!你就没看出来,你父亲和那曲大人共同讹诈于你?”杨氏稍有肝火道。
文若与依墨婚期定在农历十一月初九。自两家订婚后,长史府高低但是热烈起来,府上独一闷闷不乐的恐怕也只要文若了。多数督与长史结结婚家,礼单自是匪浅,贺礼之人除了交州四方的朝廷命官行,商富商,另有来自西方六诏,北方羌氐,乃至远在天涯的西域胡人和高句丽调派而来的使者。借此婚事,文若也终究明白到了都护府权势之大。
这条暗门通向五米宽的密室,待二人到达时,室内的蜡烛已燃了过半。
“母亲这么一说,儿也是万分忸捏,本是被蒙在鼓里,可当曲大人引出依墨女人与我相见之时,儿方才明白,之以是父亲大人不声不响,曲大人恩威并济,不过是怕儿回绝这桩婚事。实在曲大人多心了,父母在上,儿就算有天大的委曲,也不能在丢了父亲母亲的颜面。”
“妾身只是担忧,当时郡主风华正茂,居于正室,我已大哥色衰,落魄不堪,夫君如果嫌弃,妾身当真不知如何自处。”
“我看你见那曲家蜜斯如花似玉,不能自已吧?”杨氏不屑斥责道。
文若转过甚,暗自心伤,已是泪不能流,干脆吃了床头果,拾起交杯,递予依墨,新婚二人挽手相绕,杯中酒水一饮而尽,随后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底。
夤夜过后,文若见依墨已熟睡,从婚房起家悄悄走出。一夜春宵冲散了白日酒醉,欢愉过后,则是挥之不去的阴暗落寞。从未受过这般温情的陈文若深感不安,裹上外套,围着披风,拎着一壶喜酒,坐在门外,自饮自酌。文若一边对月倾诉,一边灌下美酒,只觉喉中烈酒火烫,内心倒是冰冷。
礼乐升平,鞭炮如鼓,文若与依墨三跪九扣六拜首,方得礼毕,赞礼之人遵循规仪,循序而行,文若与依墨这对新婚佳耦左叩右拜,身厥后宾连声喝采,掌声频繁。文若余光所见,父亲几次点头,手指抖擞,仿佛比自个儿迁升官爵还要镇静难耐,就连平时从不谈笑的母亲杨氏,也是可贵暴露笑容。可不知为何,文若觉着面前天旋地转,耳鸣难止,久久不能停歇,恍忽间,重新晕复苏过来,自言自语道:“在此之前,我不过是想对付这门婚事,借而安定父亲的长史之位,可这新娘子在世人面前施礼以后,就将此生拜托于我,这等压迫,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