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血唐莲》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八节 粮行之策[第1页/共6页]

文若惊吓过分,冲动起家,冲宇文孝直吼怒道:“老先生一派胡言!我祖上三代皆是李唐臣子,行此大逆之事,这如何使得?”

“老先生,此事情数颇多,依文若计,愿以商贾之道救西氏族人,不知老先生可否附和?”

“海内分崩之际,商贾仍无时不通,为何?其利甚厚,足以富国,是以,公子无需多虑如何入京,所虑之事,当在朝内。天子禁军,南衙为诸位,北衙为禁军,宫廷内哄起事,皆在禁军,当年张柬之反武曌,李崇俊反武三思,李隆基反韦后,事起萧蔷以内,由此可见,禁军之祸,更甚于藩镇。龙朔年后,禁军后辈多为官家后辈,为避征戍而人,公子若能置内应于禁军,大事可成也。”

“说来轻易,公子请坐。”宇文孝直伸手握住文若手腕,悉心道:“天下崩塌之时,如果公子,筹算如何穿越子午,进取关中?”

文若双目闪动,点头承认道:“不错,当年魏延之计并不完美,其一,孙吴与曹魏虽重兵对峙于合肥,但曹魏内部并无大患,青幽并冀兖徐洛,各州俱在,一旦长安垂危,救兵必将敏捷赶来,抢先占据潼关,蜀军虽有长安,打劫粮草,却不能久战,一旦斜谷雄师断粮,粮草拖至千里,只得撤兵汉中,长安亦不能守。”

“行商?”宇文孝直有些迟疑,口中默声呢喃着,低下头,右手三指缓缓托起酒樽,举过腮边,游移间,下颚髯毛不知觉地浸入酒樽当中。

文若听得鼓起,不免有些胡涂,心想:“这子午谷与宇文氏族兴粮救国又有何干系?”文若心中有惑,却知宇文孝直必有后话申明,沉下心来,继而就教道:“老先生莫非有要事拜托?”

“川蜀富庶,可养兵百万,关中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足以拒兵千里以外,得川蜀关中方能得天下。”文若咽下热酒,回声回道。

“闲谈罢了,公子既能熟读兵法,定有所晓得,自古成王事者,必取蜀地关中为根底,而这子午谷路恰是经汉中通往长安之要道。”

“公子,老朽多日未曾豪饮,本日累了,还请公子归去安息。”话音刚落,宇文孝直脖子一歪,呼吸均匀,瞬息间便在雷雨滂湃的殿中甜睡畴昔。

宇文孝直一愣,笑着点头道:“公子还是没有参透此中短长。”

宇文孝直一席话来,说得文若面色如铁,闭口沉默。文若被宇文孝直说透苦衷,倒也不惊奇,自知此中短长,堕入深思,一时候也想不出体例,抬手举起一樽热酒下肚,吞下几块牛肉咀嚼口中,嚼着嚼着,俄然灵机一动,双手大拍,猛地吞下一口酒水,将口中牛肉囫囵咽下,瞪眼说道:“老先生,商粮觉得如何?”

文若连连点头,皱眉道:“既然行以商粮,不如化作商贾,埋没兵甲于粮中,经巴蜀汉中,偷渡子午,再夺长安?”

“啊?这是为何呀?”宇文重满身一紧,紧抓着宇文孝直衣袖,不解问道。

宇文孝直放下酒樽,清了清嗓,抬开端,扬起声音问道:“公子远自岭南,想必晓得金银冶炼之法,然此举树大招风,虽可致富,亦有万劫不复之险。公子初行商时,需借各势之力,商力最次,为上者,官力,民力,天下力是也,以薄弱财力独揽物价,消弭战祸,嗯,此计虽好,然金银之物终归达官府中玩器,将士军功犒赏,不比盐铁茶药之必须,一旦物涨钱贱,绢匹不值,官方取之甚少,屯之愈多,愈是遭人窥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