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父母之命[第2页/共9页]
“十万两?这么多!”文若虽长年管账,但这十万两对于布施交趾周边的百姓而言,实在绰绰不足了。
“这你都不晓得,亏你还是土生土长的交趾人。”甘泉嫌弃看着文若,思疑问道:“此诗名曰《醉美莲》,当年传遍交州,士子们争相临摹拓下,真可谓是无人不知,连我这类从不学诗的人都能背诵,文若兄当真不知?”
文若本是壮了胆量,找到父亲陈卿嗣,要劈面将此事问个明白,可思来想去,文若没有底气,更猜不透父亲半点用心,只得坐在府内交椅上,几次揣摩。
“曲依墨?依书姐姐之妹?阿谁整日涂抹香料,搞得满府高低都是熏香味儿的依墨?”文若瞪圆了眼睛傻傻问道。
塞外天雪欲比肩,
文若越想越是窝气,忍无可忍之际,只觉胸膺欲裂,肺腑如烧,仿佛五脏六腑都要从口中呕出。文若猛地勒马而停,胯上马儿吃惊长嘶一声,前蹄腾起,灰尘飞扬,后蹄独立,垂直于地,文若不善马术,只知死掐缰绳,马儿下落时,文若胸口重重摔在马背,从马身滚下,一口鲜血喷薄呕出,洒在地上。
“诗婉约,人灵杰,这是多么细致心机之人所作,想必依文姐姐当时就明白了这位李先生的心机,被其才所倾,被其义所感,愿以身相许,不负此生,可曲直大人并分歧意?姐姐出身朱门,对方只是一名商贾,门不当,户不对,这等奇缘也只能就此孤负了。”
“大人现在正在都护府上,说有要事与少爷商讨。”
文若面色如土,天降如此艳遇,倒是哭笑不得,自嘲道:“曲大人如果把依文姐姐下嫁于我,我倒是三生有幸,只可惜当时我年幼,不然她也不会嫁到广州去了。”
“是啊,我父亲穷尽平生军功,四周收缴,也凑不齐这等天文数字。”
“唉!依文姐姐虽生在都督府,但生性俭仆,热情待人,是不折不扣的脾气中人,毫不凡俗之辈,我念她,自是记得她当年脱手相救的恩德。”忆往昔,甘泉不由仰天哀叹。
第三日,文若将西江柜坊账目交给陈富,亲身送丘忠鹤上马车。临行时,文若亲身送出三十里,二人在马车内敞开相谈,文若方才明白,这丘忠鹤当时为何要以命抵命,救那几个劳役性命。
自那今后,文多少脆不再对父亲与西宁王之间的恩仇有所纠结,每日夙起理账,午后采矿,夜阑读书,时不时与甘泉在甘大人的行营中走动走动,习得些军中机务,安营之法,筑城之术,也就垂垂淡忘了此事。
辰时刚过,大病初愈的文若趁着父亲与陈富一大早前去都护府议事,与甘锰家的至公子甘泉骑马溜出交趾城。二人行至城南群山,已是日上三竿,甘泉勒马于前,一个工致翻身便从马鞍上稳稳落地。
窈曼南莲敬红颜。
过了未时,文若与陈富驾着马车赶赴都护府,远了望去,一座百十余丈高的山岳耸峙府内,雾气迷离。这都护府是围山而造,高低防备森严,光是大门巡查的士卒就有四五队人马,统统兵马皆住在府中的山上,日夜改换,轮番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