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修成凡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乱战[第1页/共15页]

李清照『声声慢』

孤单难耐,好不轻易比及傍晚,等来的倒是更令人悲伤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惨,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半夜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灵敏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裂的心灵,使她哀痛至极。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了解”,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流落南边的悲苦。

此词之作,是因为心中有无穷痛苦烦闷之情,从内心喷薄而出,虽有奇思妙语,而并非决计求工,故反而天然深切动听。陈廷焯《云韶集》说它“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正因为并非决计求工,“一片神行”才是能够的。(沈祖棻)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单独”连上文。秦观(一作知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傍晚。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附近。但秦词从人对傍晚有思惟筹办方面着笔,李则从背面说,好象天成心不肯黑下来而令人尤难堪熬。“梧桐”两句不但脱胎淮海,并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半夜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门路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别离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本身思路纷茫庞大,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含得尽。妙在又不申明于一个“愁”字以外更有甚么表情,即戛但是止,仿佛不了了之。大要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赏析:

上片从一小我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难过。因而下片由春季高空转入自家天井。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蕉萃损”是指本身因哀伤而蕉萃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干枯。正因为本身偶然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现在有谁堪摘”的确解。但是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本身偶然摘花的愁闷,又流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词的说话浅显夷易,虽是平常语,但富有表示力,表示了深切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愁闷的情怀,并多次应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惨悲苦的情调。

“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恰是在这个时候,一群征雁,掠太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景象中,它们的蓦地突入,便突破了当前的孤零死寂,令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却不是喜,而是“悲伤”。因为雁到春季,由北而南,作者也是北人,出亡南下,仿佛是“旧时了解”,因此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了。《漱玉词》写雁的有多处,以此与她暮年所写《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及南渡前所写《念奴娇》中的“征鸿过尽,万千苦衷难寄”对比,能够看出,这两首虽也充满离愁,但那离愁中倒是含有甜美的回想和相逢的但愿的,而本词则表示了一种绝望,一种极度的悲伤。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