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淮南刘晔[第1页/共4页]
我从死尸上拔出短戟,转头拧神看去,只见一人二十高低,头束冠巾,身着儒袍,一副文士打扮,但是手持利剑,剑尖滴血,又似身怀技艺,看模样此人文武全才,必非平常之人。
刘晔坐在我劈面,剑眉轻扬,道:“今笮融诈取豫章,害朱皓驱诸葛玄,不臣谋逆之心尽显,不知少冲兄对此有何良策?”
我晓得刘晔这是在故意考我,如果我草率答复,刘晔必会轻我。
建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的灯火格外的清楚,富庶的赣水下流平原村庄纵横、如同繁星装点天涯,上缭到海昏这一带是豫章郡驰名的鱼米之乡,填饱了肚子后,本来不满抱怨的士卒渐渐减少,我等候好久的机遇终究面对。
那年青文士笑道:“些许薄名,何足道哉!本日杀贼,比之斫杀郑宝之流又何止痛快百倍。”
唯刘晔听罢,脸上不露声色,安静的说道:“少冲兄这三上三下之说语出惊人,恕晔孤漏寡闻,本日也是第一次听得。”
我镇静之余,不由感慨万千,这与前些时见了我军就跑的景象是多么的分歧。
我向不远处望去,刘晔正引军追击崩溃的贼寇,比之水上工夫,我等自不及刘磐来得谙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逃窜。幸亏此战也重创了来犯江贼,潘临还死在我的枪下,这也算是不错的战果了。
这应当就是刘晔临时调集起来的上缭百姓和部曲吧。我看了心中不由暗生恋慕。
我再翻开最后一卷,倒是刘繇的任命书,那诏告估计是许邵拟的,笔墨显得晦涩难懂的很,我细心的瞧了两遍,才晓得我已被任命为冠军侯,授秩六百石。
我道:“恰是。”
怪不得刘磐、潘临会落荒而逃,敢情是碰到劲敌了。
刘繇身边另有二人相伺,一个是许邵,另一个看约四五十岁,衣冠朝带,神情庄严,待一一引见,我方知乃是许邵之从兄――汝南许靖。
这一场酒宴直到深夜方才散席,对于刘繇来讲,自从孙策渡江南攻以来,连战连败,差一点连落脚之处都没有,他的表情一向愁闷不畅,这一次见旧部一一归附,心中自是大喜。
战事将歇,独一让我感到不快的是,因为标兵的通敌,幕阜山伏袭事泄,倒让刘晔占了个大便宜,我留下一队人马打扫疆场,埋葬尸身,与刘晔被宗民促拥着进了上缭城。城中百姓夹道欢迎我军剿贼班师,毁灭了为祸多年的江贼,百姓们又能够过上一段安然的日子了,高兴之情挂在每小我脸上。
太史慈见我到来,大喜之至,忙奔过来与我叙话,此次长久分离以后的相聚,我们两人都倍感珍惜。
此人道:“本来汝便是高宠,既有如此技艺,看来传言非虚也。我乃淮南刘晔,因与上缭宗族有旧,今闻江贼来犯,特引部曲赶来互助。”
在我军与上缭军民的结合围歼下,总数共约五百人的贼寇,在苦战二个时候后有一百多人伏法,三百余人投降,那十来个做着发财好梦的叛逃士卒稠浊着贼寇中,也没能逃了性命,悉数被乱刃分尸,也算是报应了。
宴席上,刘晔与上缭宗族大户谈起久安大计,我一时耳酣纵情,遂谏议抽集各族中精干之士,同一批示,建立一支破贼军队,肃除贼患,保持治安。实在,上缭并不缺精兵御寇,关头就在于宗族各自为伍,大族者拥部曲多者一二百人,少则五六十人,若伶仃与江贼交兵,自不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