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延英[第1页/共3页]
”
太前面色稍霁:“我也没希冀她帮上多大忙,照顾好天子也就是了。”停了停,她又道:“按理天子该有本身的寝殿。我让人在太妃寝殿不远另清算了一处,便利太妃就近照顾。
人都到齐,便可开端商讨闲事了。这日要决定的事有三件:
“那……或许你能够奉告我一点别的事?”
颜素入内,先施礼如仪,又贺太后临朝。太后苦笑:“先别急着贺我。这内里的花样多着呢。”
“以你的学问,不愁遇不到识才之人,却为何要为太妃效力?”
颜素吃了一惊:“如何会?”
“奴婢包管不偷食,太妃快去吧。”陈守逸安抚道。
“太后让人算计了。”陈守逸道。
“这倒是,”太后微露笑意,“我也不信我能比他笨。”
“说得是呢,”陈守逸感喟,“奴比来常想,归正太妃也不赏识奴婢,与其明珠蒙尘,不如另投英主算了。”
“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听完太后陈述,颜素欣喜道,“赵王打仗朝政的时候也不过数年,现在不也参知政事了?”
颜素赶紧代徐九英称谢:“太后故意了,奴代太妃谢太后恩德。”
这时白露用托盘入内奉茶。太后赐颜素座,又让白露拿一盏茶给她。颜素谢过,太后才端着茶盏问:“太妃让你过来可有甚么事?”
这第三件事却有些烦难。说来也不算大事,不过是迩来查出在京诸司公廨本钱有所亏空。数量并不算多,这几年财赋尚算稳定,倒不是多大的承担。只在议到如何办理诸司食利本钱、根绝弊端一事上,诸臣有所分歧。
“赵王意下如何?”最后,太后不得不向一向没开口的赵王就教。
徐九英顿时就能把儿子接回身边,此时表情轻松,喝得最是痛快。陈守逸饮得未几,却记取不时给徐九英斟酒。颜素则苦衷重重。
赵王暗自心喜,果如崔先生所料,太后一介妇人,底子看不出此中奇妙。不过面上他倒是不动声色,乃至还貌似诚心肠夸奖了一句:“太后贤明。”
徐九英哼一声:“你如果有这么大本领,还用得着跟我混吗?”
徐九英大怒,一掌拍在他背上:“你敢!”
太后对赵王的判定并不尽信,但思来想去,又看不出有甚么不当的处所,便点头道:“就依赵王之议吧。”
两人相视一笑。
话虽如此说,徐九贤明显没拿陈守逸这话当真,斗两句嘴也就罢了。
听他说影响不大,颜素微微放心。刚好徐九英取了酒来,闻声几句两人对话,插口道:“三娘,他此人说话不如何靠得住,你可别被他给唬住了。”
待她走了,太后才又笑道:“太妃克日还好?”
刚看得数行,白露来报颜夙来了。太后放下卷轴,让人请她出去。
太后掌管后宫多年,触类旁通,早猜到措置朝政必有门道。固然临时看不出赵王的策画,她却明白一向让赵王把握主动于己倒霉。是以奏对一结束,她就命人找来诸司出举本钱的卷宗检察。
第二件则是赵王参政一事。早在这日之前,太后便由枢密使向几位宰辅传达了尊贤亲亲的意义。虽说元宗以后对亲王诸多限定,但国朝初年却有很多亲王涉政的事例。现在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任用宗亲也是人间常理,再加上众臣多与赵王熟悉,对此都没甚么贰言。这件事也很快有了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