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枭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文渊阁[第1页/共4页]

宋宇仁写完昂首,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苏恪身上,“苏爱卿主管户部,苏爱卿,你说说看吧。”

徐鸿谦打着官腔,没有一句话是紧急的。宋宇仁没有说话,目光一向逗留在案前的帐册上。

四根大柱后摆放着四座铜炉炉子里烧着火碳。火炭披收回的热量是大殿内暖和如春。

正说间,殿内的两个寺人双手使暗劲抬起门,渐渐移开殿门,殿门像是一块缓缓展开的幕布,没有收回一丁点儿声响。赵公公和五六个阁员悄悄步入殿内。

走到千步廊的深处,吕宗成叹道,“本年的烂账又都给报了,皇上仁慈,不过三百万内库拨出来的白银又有多少能够到边陲将士们的手里?”

“这条长廊可真长,此人不平老不可,老夫这把老骨头,快走不动喽。”五六个行人传行太长廊,长廊的灯已经全数点亮,映照着他们前行的路。这条长廊不是浅显的长廊,这条长廊叫做千步廊,得名于它有千步之长,千步廊是外庭通向文渊阁的必经之路。

第十四章:文渊阁

借着灯笼收回的红光,黄峥看清为首大寺人的脸后,立马敛容道,“本来是赵公公,奴婢该死,这两个不知死活的奴婢不好好点灯在这里聒噪,奴婢正要给他们点经验,不想惊扰了赵公公,奴婢该死,真是该死。”

说到要分摊商税,吕宗成站出来反对,“此事千万不成,太祖立国有祖训,朝廷不成与民争利……”

听到高广这个名字,宋宇仁眉头一皱,提起朱笔在纸上写下着逮治高广回京问罪。

“这倒是个别例。”宋宇仁附和苏恪设法。

正说间,二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午门门口,各自道别上了自家的车架,消逝在茫茫夜幕当中。

“好了。”宋宇仁不耐烦地打断了吕宗成的话。可听到祖制二字之时又踌躇不决。

“本年江南九府的赋税是收不上来了,眼下边军欠响近十年,军心涣散,伪辽虎视眈眈。依臣鄙意还是先补上些边军的欠饷以安宁军心。”苏恪严峻地用眼角地余光看了看宋宇仁一眼,见宋宇仁点头,又持续开口说了下去,“只是眼下赋税收不上来,亏空不能补上。皇上仁慈,念及民生艰巨,又不忍加派赋税,要补亏空唯有加收商税一途。”

“圣明无过皇上。”阁臣们拍起宋宇仁的马屁。宋宇仁很受用,持续说道,“边镇诸军的欠饷和彭朝栋的军费本年先从内庭拨三百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顿时要过年了,也让将士们过个好年。加派商税的事情朕准了,至于如何做这个事情,详细细就交给徐阁老和苏爱卿去办,明日做个票拟给朕批红。”

站在左案案首的首辅徐鸿谦清了清嗓子,以恭谨的口气说道,“本年六月江南九府大涝,八月陕西大旱,玄月陕西流民发难,年底又摊上辽东战事,赖皇上宵衣旰食,本年才挺了过来,当今我大赵挺过了最艰巨的年事,圣上贤明,天佑我大赵,只要君臣同舟共济,局势定然能够好转,复兴我大赵指日可待。”

几个行人拱手同赵公公酬酢了一阵。抖掉毛皮暖耳和冬帽上的白雪,解开披风暴露绯红色的朝服,这是朝廷一二品大员才有资格穿的服色。这些人都是大赵的阁员,只要他们才有资格走过千步廊步入文渊阁。

“皇上不是不明白。”吕宗成苦笑着摇了点头,“皇上是给逼急了,皇上即位的这十三年来,我大赵哪一年承平过,皇上这是求治之心太切。”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