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1页/共3页]
钟氏开了这个头,只觉内心泛着百般苦涩欣喜,一时有些忍不住,抓了李氏的手又道:“他想读书,我这个做人亲娘的,总也不好拖着他不让去,只好拼了自个一番力量,起早贪黑地多挣些钱银,供他长出来。”说着又是一叹,“他是我儿子,我如何不懂他。我知他是念了几年书,又进了西山书院,心气比本来高了,恨不得立时就去攀那登天梯……你二哥总说他不当,得好生敲打一番。可我就是拦着他。我跟李二说,他有这心,我就想着非论如何也万事如他的愿,好叫他离了这泥潭地。若连自家父母也不看重他,也敲打他,岂不是打碎了他的腰脊,硬要他一辈子也做个小商贾忙活摊子食铺……”
红珠不晓得他弄甚么鬼,“如何,早上的事我还充公拾你呢,现在又来闹,胆量肥了啊。”
程文涵不想挨打,也不想多跟她胶葛诗的事,便缓慢说:“二舅娘感觉那贺鸣衡迩来跟我们也太好了些,说平常虽说两家是熟谙,别人也好,可求他办事让他帮手,也是跟旁人普通的,得备着钱银礼品当真去请。只我们搬去与他做了邻居以后,才靠近起来。”顿了顿又说:“她狐疑他有甚么动机,问我是探听我知不晓得呢。”
红珠估摸着这事钟氏还会去跟她娘说,内心七上八下的,警告了程文涵不准多事,她便又靠近了前边,隐住身形想要偷听一二。
朱老太太闻声说启程文涵,顺势也叮嘱几句,“原还想着多留他几日,也好松乏松乏,只眼下事多,他读书也是要紧,倒不如还送了他上山,只多给他带些等用的东西。若你那儿没有,就在这儿拿去。”顿了顿又说:“如有人问,只说我说的,我自个孙子,还能少了他吃的用的不成。”
恰好钟氏两人还在聊着后代,钟氏正说:“现在南兴入了书院,我只想着他当真读几年书,旁的也不去想了。文涵到底比南兴还小了几岁,眼下也是读书,这就很够了,今后的事还远了些。只红珠这儿,你可得筹算起来了。”
这话说得李氏一愣,红珠的事?一想才明白过来,可不就是红珠的婚事么。李氏瞅了瞅钟氏神采,也不知该如何接这个话。
程文涵惊叫一声,幸亏红珠及时给他捂住了嘴。
钟氏又道:“你想他落地这十多年,哪儿有离我的时候,他也是个没知己的,不说返来看我,就是信也不写,话也不让人带……晓得他是为了长进读书,可他独个在山上受累,熬得不知如何,叫我如何放心。”
李氏红珠返来见了,先问了两句,钟氏又摇点头。红珠想了想出来后厨筹措,李氏转了一回又被红珠赶着出来,看着无事便去和钟氏说说话。
李氏只好说:“南兴在山上好好的,嫂子快别多想了。”
红珠跟朱桂达说完了话,见朱老太太那儿有了动静,便畴昔与她说一声告别。恰好赶上朱老太太非常好说话,只道她们那儿也慌乱得紧,见李氏和红珠来讲,便肯了。
这话程文涵听了倒是撇了撇嘴,道:“那他实在是个好人啊。”
“你胡说甚么!”红珠被他吓得不清,伸手就狠狠打了他头一下。
程文涵瞪着眼一脸控告。
红珠放开手,恶狠狠说:“你还敢委曲,也不想想你说得甚么话?你才几岁,到了书院不学好,还给我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