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风01[第3页/共6页]
戚浔提着箱笼走在步队中间,灵敏地打量这座芙蓉驿。
刘义山艰巨的吞咽了一下,“到了房前,果然无应,门却从内里锁着,下官叫人去找余大人的小厮,那小厮正和其别人在偏院吃酒,问起余大人,他也不知余大人如何了,且从下午,他就未曾见余大人出门过。”
宋怀瑾一扬首,成竹在胸的道:“你放心,本少卿夙来严明公允,凡是本少卿督办的案子,便没有找不出真凶的!”
在路上她虽想过案发之地是何种某样,可当亲眼所见,其震惊程度还是分歧,实在不怪谢南柯受不住。
刘义山忙道:“田公公在酉州采买的毛料还在路上,他是要在此等那些毛推测了一并回京,其他几位大人是因赶路多日,想在此歇养两天。”
尸身呈“大”字型正对南面槅窗,血迹从尸身身下伸展了大半个屋子,直至配房门口,又因天寒,凝成一片附着寒霜的血湖。
被叮咛的几人回声,宋怀瑾这才转头看戚浔,“如何?”
步队领头的,是大理寺少卿宋怀瑾和驿丞刘义山。
“这类刀,与我们大周的夙敌西凉有关,西凉多为蛮夷,非常悍勇,最擅刀马,他们在马背上用的便是一种长柄大刀,据卑职听闻,与西凉长年交兵的镇北军中,有人学到了此刀妙处,将此刀与大周的战刀相合,制出了陌刀。陌刀长二尺,弧度小于刑刀,刀背厚,刃口薄,重数十斤,非力大者不能用,交兵中能斩马首,此刀在镇北军中畅通后,亦流于大周其他州郡驻军,行伍出身之人,应多数见过。”
“刘驿丞——”
宋怀瑾很快盘算了主张,“你立即带我去他们住处,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崇高!”
道上积雪齐脚踝深,才走了几步,她密长眼睫上又结了一层白霜,戚浔呵了呵手,拢紧了身上略显陈腐的鸦青色大氅。
她往地上扫了一眼,“大要上看,是在此处罚尸。”
“是,头被割下来,腰腹被斩断,两条腿从膝盖处断开,可尸身却又拼合在一起,离远了乃至瞧不出非常……”
“下官担忧余大人身材不适,立即叫人将门撞开。”
宋怀瑾紧了紧指节,“平常谁会用刑刀?”
“或许被凶手擦洗掉了。”戚浔如是说,言毕却又觉不当,凶手杀人,分尸伎俩如此残暴,何需求擦掉四周溅射的血迹呢?
纵观全部屋子,从床榻至窗前案几,涓滴看不出挣扎打斗的陈迹,死者余鸣就躺在榻前地上。
刘义山道:“大人,此道将驿站一分为二,西面为馆舍,东边为马房仓房与饮马池,驿内备有五十匹快马,供大人们和急报信差们驱用。”
“去请余大人的驿差说他房中无声无息,也无灯火,下官感觉奇特,便命人盛了腊八粥和酒菜亲身给他送去。”
“全部东厢的地砖都被染红了,下官从未见过那么多血,好似,好似余大人身上统统的血都流尽了,而余大人的死状,更是……”
宋怀瑾又回身去看戚浔验尸,“能够验出精确的灭亡时候?”
“死因还未查明,不过分尸的凶器已有了端倪,死者伤处整齐,四周伤皆是一刀斩断,特别死者前脖颈处的伤口,前有伤害与肌肤剥脱,后颈处则不较着,这表白凶手用的是一把刀背极宽的刀,分尸之时,从正面砍断死者脖颈,刀背挤压形成伤害。而死者腰部斩伤,左边腰与右边腰的伤害相差无几,这表白分尸的刀长起码要比死者腰腹宽更长,是以可鉴定,分尸的是刀背厚刃口非常锋利的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