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个傻子[第1页/共4页]
阳光亮媚。
未几时,亭中便响起了纤细的打憨声,细细一瞅,是坐在亭角的下右大夫姬靡,只见他正高低点着头,但眼睛却睁的大大的,仿佛也在沉思着国事并未曾入眠。
安君背动手向乐宫走去,将近中午了,一边在宫顶用膳,一边聆听着宫女们敲打编钟的声音,会令人表情格外安静。宋国嫁来的侯女――宋姬亡于七年前,身后不过一年,他便又娶了一任娇妻,是徐侯之女,徐姬生得格外娇柔,身形轻巧,擅击编钟。
老巫官虽未瞥见国君的神采窜改,但却揣摩到了一二,跟在安君的身后,摸索道:“君上,小侯子年已十一岁,却身居宫外,此举终是不当,莫若召到身前?”
“只要不是宋国,那就由他去!”
“君上,君上……”
一想到宋姬,便想到宋蛮子,安君神采一沉,脚步加快。
安君意兴澜珊的起家,众卿、大夫纷繁施礼。
虞芥点头道:“这事没那么简朴,代国毗邻宋国,代国若亡,宋国便将直面齐国,据臣所知,宋国已遣使者入雍、燕,欲邀雍、燕两国一道,逼回齐国联军。”
烦复不见起伏的声声响在凉亭内,软绵绵的节拍摧得人昏昏欲睡。
阳光穿廊投影,斜斜的射在四方院落中,在那老槐树下端端方正的跪坐着一群小孩,正在点头晃脑的读书,大的约模十来岁,小的只要三四岁,他们都是安国的侯族后辈,年及三岁便需在文修院跟从巫官一起修文、学史。待到八岁,如果国君的儿子则要分开文修院,前去与安邦交好的诸侯国做质子,此举,又称侯子游学。
“哈哈哈……”
众卿、大夫在内心一阵策画,纷繁劝道:“齐侯远,宋侯近,君上三思!”
虞芥笑道:“回禀君上,此一时、彼一时,雍、齐争雄已稀有十年,如果教齐国灭了代国,那齐国的国力必定超越雍国,以是雍公为压抑齐侯,必定会放下旧怨,与宋侯联手制齐,而我安国自宋……”
宫城的望城台上有座四角凉亭,与城外望渊山上的望渊亭凹凸对望,安君与几位卿、大夫坐在此中。安君坐北面南,卿、大夫们摆布列席。安国共有上中下三卿,六御上、中、下大夫。
花着花落,潮涨云起,一年又一年。
姬姓侯族后辈,所丰年满三岁尚未及冠、结婚者,除了阿谁傻子外,都居住在少台宫中。
老巫官先是向安君施了一礼,接着又朝着卿、大夫们揖了一揖,便老神在在的捧着拐杖而立。
主掌交际事件的中卿虞芥道:“君上不知,客岁夏季,游学到代国的齐国小侯子与人决斗于酒坊,不想竟然命丧当场。齐侯大怒之下,兵陈边疆,并号令代国周边的皋国、具国、刘国、钟于国等十余诸侯共伐代国。现在大战在暨,以是代国要粮要铁。”
“嘻嘻嘻……”
“君上!”
“既已无事,诸位便回吧。”
现在,满脸庄严的巫官俄然站起家来,捧着竹简走到院角,指着一名春秋最大的男孩:“侯子请答,何为不知其始之所至?”
“哈哈哈……”
安君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骇得姬糜浑身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安君斜了他一眼,和声道:“农工之事关乎社稷安危,上卿辛苦了。”说着,端起案上茶碗,吹着水面上的茶渣。
“侯子,往古今来谓之宙,宙虽有增加,不知其始之所至……”巫官耐烦的提示着,双手握着竹简背到身后,目光平平,模糊泛着一层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