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回[第2页/共4页]
郭嬷嬷极是附和,“我小时候见蜜斯们缠足,受的阿谁苦啊,唉!幸亏我是个下人,不敷资格缠足,实在要我说把个好好的脚儿缠成那样,固然看着小巧,但是跑不得、跳不得,略大些的步子也迈不得,也就只能是蜜斯们才气缠得了这个,如果我们也裹成这么个角黍样儿,还如何做活服侍女人蜜斯们呢?”
杜嬷嬷便笑道:“我也是再想不到今儿竟会再遇见那位朱紫的,原觉得这辈子是再不能见的!女人如何忘了,我先前在宫里头做了二十几年的宫女,先是在藏书阁呆着。厥后先是懿德太子暴病而亡,跟着光宗天子就驾崩了,没多久又产生了辛酉之乱。好轻易等统统都安宁下来,本来的懿德太子妃变成了颖川王太妃,和金良娣一道带着三位小郡王从东宫里搬到了顺安宫住,我就是阿谁时候和别的二十几名宫人一起被调到顺安宫去的。”
“女人和他不过初见,天然不晓得他的为人,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打小儿他就是个心善的孩子,固然性子有些冷,也不大爱说话,老是喜好自个儿看誊写字,可待我们这些下人是极体恤的,从没吵架过我们。不像他阿谁异母弟弟,就是金良娣生的阿谁儿子,最是个喜好惹事生非的,跟个泼猴一样成日里打人骂狗。只可惜他如许好的孩子却偏生得了那么个痼疾,唉!”
杜嬷嬷却讶然道:“怎的?你是说殿下的肩舆是一起跟着我们的?”
周采薇立即就懂了,日中坊可不就在西北方向上吗?不由也惊奇道:“当真是那一名的肩舆,你没看错罢?”
杜嬷嬷摇点头,“他倒不是天赋弱,他是李良娣足月产下来的,这孩子也是命苦,生下来不到半岁,他亲爹懿德太子和亲爷爷就都薨了,没几天他亲娘也没了。”
太夫人听了,皱眉道:“虽是事出仓促,你不及躲避,到底有些不大好,若不是念在那两位先生不远千里送你来此,原不该让你出去的,今后还是呆在府里,少出去走动罢。”
“当日跟着他的寺人宫女说是他弟弟临川王推的他。”
杜嬷嬷见采薇如此说,不由感慨道:“只怕他也不但是为了看我现在住在那里,更是想着我们几个妇道人家,身边跟着的除了下人连一个端庄的当家亲戚都没有。万一返来的路上碰到点儿甚么事儿,也没个男人汉来出头答允的,这才一起远远的跟着,护送我们回府,真真是难为他这份细心了!”
周采薇只低着头一声不吭,见老太太再没别的话讲,这才献上特地给外祖母买的山药枣泥糕并红豆金丝卷,老太太也只看了一眼,“放下罢,目睹就是饭点了,若这会子吃了这个,又懒得动筷子了。你也累了半日,归去歇着罢。”
采薇笑道:“天然是请嬷嬷为我们答疑解惑了!嬷嬷先坐下喝口温茶,等润好了嗓子还请跟我们讲讲今儿这一出‘故交相逢记’?”
“也是我命好,被派去奉侍颖川王太妃,没给分到金良娣那边去,当时候颖川王殿下才只要半岁,我奉侍了他们母子有十二年,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若不是上头将我们这批宫人放出宫去,我倒是还想在他们母子身边服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