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特战狙击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正文第九十三章 徐州会战 (下)[第2页/共3页]

2月2日至20日的淮河阻击战,于学忠带领的51军与诡计渡河日军第13师团决死鏖战,歼敌数千(一说3000,一说9000)。

2,滕县战役孙震在战役详报中称“是役毙伤敌军官佐320余员,击毙兵士1500余名,击伤兵士5700余名。”]以川军兵器设备而言要获得如此战果,是不成能的,且当时打击滕县之敌亦不过数千人,若孙震的数据失实,无疑是全歼日军。孙的歼敌数据显系夸大。

而第22个人军代总司令孙震在滕县战役战役详报中却称“是役…我阵亡官兵3000余人,负伤官兵4000余人;四十一军占伤亡总数四分之三。”时任该部少将参谋处长胡临聪在回想文中也称,滕县战役保卫滕县城与核心的第22个人军共伤亡8000余人(阵亡五千余人,负伤三千余人)。

3,孙震第22个人军张宣武在回想文中称:“第四十一军守城军队自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以下伤亡5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界河、龙山一带作战的第四十五军,自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以下伤亡亦达四五千人。此次战役,共毙敌2000余人。”41军124师741团第2营营长熊顺义也称,从3月9日至18日,川军保卫滕县“捐躯、负伤万余人”,此中第45军“从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一二五师七五0团团长姚超伦(原文误,应为745团。750团团长为陈士俊-笔者注)以下伤亡的营、连、排长等官兵四五千人。”

加上3月9日之前第45军歼敌数,则日军在全部滕县战役诽谤亡不下2500人。

6,其他军队伤亡池淮阻击战中,刘士毅第31军、于学忠第51军合计伤亡近6000人,孙桐萱第3个人军之谷良民第56军(1938年3月缩编为第22师,附属孙桐萱第12军)参与的济宁战役,“自打击到撤退,用时约半个月,我军伤亡约2000余人,但亦予敌以重创。”

4,台儿庄战役**《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导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史界如孔蕴浩先生则认同《新华日报》数据,以为台儿庄一战中方“获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全部鲁南地区,“日军灭亡的人数超越16000人”。

如许,第59军在两次临沂战役诽谤亡数约在1.3万-1.4万之间,加上在淮河阻击战诽谤亡的2000人,全部台儿庄战役,第59军伤亡约在1.5万人以上。

能证明上述数据的另有李宗仁3月21日致蒋介石密电,称第22个人军在滕县之役中“伤亡官兵不下万人”。

自3月14日至31日,前后两次临沂战役,日军伤亡应在5500人以上,加上之前庞炳勋部与沈鸿烈水兵陆战队歼敌数,日军伤亡应不下6000人。

3月25、26日张部第38师在挽救庞炳勋部的三官庙、桃园之战中,伤亡2000余人;又张自忠29日4时致电李宗仁称,27、28两日以来伤亡两千余人。二者合计就是四五千人。另据刘景岳、于麟章回想文章称:“前后两次临沂作战,我(59军)伤亡各级官佐八百余员,兵士万人以上。”如果参照张自忠19日14时致李宗仁电中所列官、兵伤亡比例:伤亡军官209人、兵士3273人,则第二次临沂战役结束时张部军官伤亡800余,兵士伤亡应在13000人摆布。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