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孙子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18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1)[第2页/共3页]

却说囊瓦统帅楚国海军,过豫章山而入长江,江宽水深,乘风破浪,逆流而下,在血腥与罪恶中进步,直向吴国奔去,一起上竟未碰到一股敌军劝止与攻击,全军将士的心像这大江之水一样镇静荡漾。不知飞行了几天几夜,一天凌晨,宽广的江面上烟笼雾罩,东方的启明星在有气有力地闪动,贼头鼠脑地藏匿,很快消逝在橘红色的晨光中。云蒸霞蔚,红光升腾满盈,染红了山,染醉了水,染羞了故乡和村落。一轮红日涌出水面,轰然有声,隆隆转动,她又圆又大,娇羞娇媚。尽染的江水波光粼粼,像巨幅绸缎,铺于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光滑,绉缬,闪烁。辰时过后,烟消雾散,天高云淡,波平浪静,苍鹰遨游,水鸟玩耍,楚之舰队像水中的游鱼,倏然远逝。将抵庸浦(今安徽省贵池),瞥见吴海军正溯流而上,很明显,这是前来抵抗楚军进犯的。囊瓦闻报,登上船面,举目瞭望,见吴军阵容整齐,气势浩大,固然是顺风溯流,但其速不减,颇觉得得计。见敌军权势强大,囊瓦为何反倒对劲呢?与楚比拟,吴国小兵寡,既然悉其舟师以拒战于江中,其驻桐的陆军也就有限了,公子繁正率陆师出淮,从六安入舒鸠以袭桐,必将如入囊探物,马到胜利。然后挥师南下,与囊瓦合击吴海军于江上,一举全歼之。浩浩大江自西南而来,过乌沙后分为三支,流数十里后,未到梅埂又合而为一贯东北流去。囊瓦喜形于色地摆设迎敌,欲将吴舟师节制在从乌沙到梅埂之间这广漠的水面上,困而不战,待公子繁袭桐南下后,水陆夹攻,吴海军必成瓮中之鳖,可不费吹灰之力,战而胜之,抑或不战而自毙。当然,这只是囊瓦的一厢甘心,战役的过程一定能像他想像的那样随心如愿。

越的话音未落,凤爪前谷中拥出一辆战车,四马一色,赤如火炭,十六只白蹄追风逐电,四匹马的脑袋正中各有一枝白梅,显得格外精力姣美,勿需看临阵的将军,单这战车,这马匹,就令越自惭形秽,不寒而栗。车上为首的一名将军身高丈二,头大赛斗,肩宽若堵,腰似面板,双腿微叉,立于车上,山岳普通。他巴掌一扬赛葵扇,十指一伸似棒棰,手握一百八十斤重的方天画戟似捏绣花针。他头戴紫金盔,身披黄金甲,足蹬战靴,虎目圆睁,大喝一声,吓得敌战车咕噜噜倒转,车上的越缩小了一半。他指导着越说:“倘使我未认错的话,你便是越,将军吧?十四年前镇守韶关,竟让伍子胥与公子胜从眼皮底溜过,几乎丢了脑袋,一个无能之辈,竟敢口出大言,欲跟我家孙元帅比试凹凸,你还晓得天下有耻辱二字吗?”

这里是大别山和霍山的余脉,山体多由石灰岩构成。自六安向东南百余里,多是湖泊与池沼,过了舒鸠不远,高山高耸,连缀西北。凤爪山拔地而起,三爪成品字形对峙而立,爪间有两条深谷,名凤爪前谷与凤爪后谷,谷成簸箕形,前宽后窄,行十余里,两谷合而为一,统称凤爪谷。谷深林密,山高坡陡,人行谷中,不见天日,阴沉可怖。谷内阵势庞大,时而宽,时而窄,宽者可容数百人集会,可谓广场,窄者侧身通过,亦需屏息敛气;时而弯,时而曲,时而折,时而回环来去,迷魂阵普通;或激流飞瀑,或潭深莫测,或沟涧纵横,或溶洞通俗相连。如许的深山深谷,莫说短时候的窥伺,即便世代居住于此的舒鸠人,也难摸清其秘闻,穷究其奇妙,更何况吴军奉孙子之命,尽做了些假象给楚军看,因此楚军侦察所获,纯系虚妄不实之谍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