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河水三(2)[第1页/共4页]

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矣。苏林觉得榆中在上郡,非也。案《始皇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然榆中在金城东五十许里,阴山在朔方东,以此推之,不得在上郡。《汉书音义》苏林为失,是也。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水合焉。历涧西北,穷谷其源也。

又南过中阳县西。

又南过离石县西。

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东观记》曰:郭伋,字细侯,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德,长幼相携巴结门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君到,喜,故迎。伋谢而发去。诸儿复送郭外,问使君何日还,伋计日告之。及还,先期一日。念小儿,即止野亭,须期至乃往。

又南过土军县西。

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其城圆长而不方。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天马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又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发源溪首,西流入河。河水又南,右纳辱水。《山海经》曰:辱水出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阴多铁,阳多玉。其水东流注于河。俗谓之秀延水。东流得浣水口,傍溪西转,穷溪便即浣水之源也。延水又东,会根水,西南溪下,根水所发,而东北注延水。又东南,露跳水出西露溪,东流,又东北入延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左合信支水,水发源东露溪,西流入于河。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巡溪东入,导源穷谷,西流注于河。

域谷水东启荒漠,西历长溪,西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孔溪口,水出孔山南,历溪西流注于河。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东西相称,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也。山在蒲城西南三十余里。河水又右会区水。《山海经?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西北二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谷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世谓之净水。东流入上郡长城,迳白叟山下,又东北流,至白叟谷,傍水北出,极溪便得水源。净水又东,得龙尾水口。水出北地,神泉鄣北山龙尾溪,东北流,注净水。又东,会三湖水,水出南山三湖谷,东北流入净水。净水又东,迳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洧水也。故言:高奴县有洧水,肥可{难灬}。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釭,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水肥亦地点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项羽以封董翳为翟王,居之,三秦,此其一也。汉高祖破以县之,王莽之利平矣,风鄙谚讹,谓之高楼城也。丰林川长津泻注,北流会净水。净水又南,奚谷水注之。水西出奚川,东南流入净水,又东,注于河。河水又南,蒲川水出石楼山,南迳蒲城东,即重耳所奔之处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