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6章 (46)[第1页/共3页]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世。直至菩提无诸乏少。下劣促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褫撤去也。鬼魄撤去而逃逝也 三别显咒能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 二正申三问

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伤起。绝壁不有。酢物将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酢出 引前释成也。即引破想阴文。绝壁酢物。俱不到身。由汝所思。便能生汝口足酸水。若非妄图同类。孰有水等生焉。通伦犹同类也

又善男人。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美未圆。于命明中。别离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到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进步。生胜解者 识阴露现。故曰命明。识既含藏漏无漏种。今于此中别离决择。苦集有漏。名粗名伪。道灭无漏。名精名真。择去粗伪苦集。而留精真道灭。故云别离精粗等。修道为感。证灭为应。但取于此。故云唯求。背清净道者。本修圆观。法界划一离二边垢。名清净道。今发小乘厌忻之解。故名曰背。所谓下释前义也 二判属邪徒

汝等用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季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深孽。保绥哀救动静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绩不遭岐路 深劝后代。令了识阴未尽有此十境发相。知而发觉。见魔自息。迷而取着。必落偏邪。入佛知见证真位也。从始初修也。成绩果满也。不遭岐路中间更无勉强相也。即前十类耳 三显佛所乘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问边沿也。界分也 三祈为开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半途成狂。因依利诱。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思念。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歇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言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促进 半途成狂者。方在似觉。未成不退。邪慧产生。故云成狂。不察识阴微细生灭。便谓已证。故云因依利诱等。余文可解 二敕劝弘宣

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朋友。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定性者。且就一期趣寂无改。判为定性。实有劫数。终回上乘。无闻僧者。不了识阴。迷为涅槃。故同此也。圆谓周遍。精谓非粗。已离行阴为诸命元。故曰圆精。称乎妄计。故云应心 十定性缘觉二。一约其所解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图 五阴之因。元妄所结。此即于妄图中立人缘性也。此人缘性。妄中权立。欲令了法元无统统。是故同名一妄图耳 二别显五。一色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是诸如来究竟了义之说。又是出世最后时说。故云最后垂范也 二阿难因闻请益二。一阿难问三。一钦奉前闻

此是畴昔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阐发微细魔事 觉明即观慧也 二识即离邪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 精真法身也。妙明般若也。圆净摆脱也。三德圆融独一本觉。存亡苦道也。尘垢业烦恼也。斯则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耳 二明妄图发兴三。一顺叙妄起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