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第3页/共5页]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统统处 空处无色而存空。识处亡空而存识。皆名统统。今此空识俱亡。故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诸法也。所缘色空识心等法一无所存。故云寂然。所缘既寂能缘不可。故云迥无攸往。以行人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沿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统统法。心与无统统法呼应。名无统统处定。然今修大乘者多滥此定。但统统无著心无所寄都无一物便是大乘。如顽空无异。而不知。善能了达诸禅境地。断伏历然道品次第。如大圆镜鉴于万象不差不错。方是大乘真修禅也 四非非想处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沿。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究竟鞠穷也。群几者群有之几微也。即去无入有。有理未形之谓也。今此一天。穷到色理未形之际。故云究竟群几。穷色性性者。性体也。推至色性之元体也。二句 意。前多此例。或前句穷缘色等识。后句穷所依大种。剂此一天即入空处。故云入无边沿。以空又是大种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如马胜问佛。四大性当于何位灭尽无余。佛云空处近分。正在此天也 三结胜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机弩牙也。括筈也。箭受弦处也。皆喻独一舍心。纵任安闲游诸等至。故云独行。不与违顺二境呼应。故云研交无地。此天以中品杂修静虑。慧用清虚。皆离定障。渐得清冷。名为无热也 二善见天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世无杀盗淫 此示妄图随业也
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图受生。妄图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花。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结成虚妄也。精研犹细寻也。妄图受生七趣果也。妄图随业七趣因也。此妄因果皆是无明有为虚相。无实可得。若望圆明如虚空华。本无统统。何根绪而可得耶 二通示业因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本日转意。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 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 真修行法。即前二决定义观音观门内戒外咒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觉之体例也 二示迷显失二。初认魔境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纯是禅定善想所感。无有情欲所对。故云独行无交。另有色碍。故云未尽形累 三无色界。此四无色无业果色。定多慧少。厌下色碍。想无边空。次厌空处。乃至厌无统统。以非想非非想为究竟涅槃。有此四种分其位次。虽无业果色。然有定果色为识所依。此大乘说实有处所。若俱舍说。无色界无处。由生有四种。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余经说。有无色有情佛边听法泪下如雨者。此约大乘有定果说。前文亦说无色界天发愿护咒也 文二。初列释二。一正明感报二。初指转意不入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循环。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此示妄图受生也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便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促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四空天人容是业报。彼四天王便是权化。以入大乘首楞严定为欲游戏四禅四空诸禅三昧成佛变乱。问前四禅王亦是权化。通凡夫耶。答四禅天王必兼凡圣。如前文说。五不还天四禅天王独占钦闻不能知见。此约一分凡夫所说。故知兼二也 二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