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7章 (37)[第3页/共5页]

一者明见。则能遍见各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洋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燋丸铁糜。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明暗二尘是眼所取。明可辩白。故见恶相。暗无别离。但生惊骇。如是下遍历六根。然有旁正。正由眼根发识造业。故先历眼。今此不明。文略故耳。下文即具。此中以火为苦具主。及历余根。随根窜改成不成意境也 二闻报二。一临终见境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随顺造恶。故刻苦报。恶业分歧受报亦别。故云自招。众同分中有元地者。众名不一。同是一义。众有类似。同立分名。造业同者共中共变。俱舍论说。有不同同分无不同同分。同业共感浩繁苦具同受此苦。名无不同同分。若随轻重受报分歧。名不同同分。今云元地即不同也 二失业报以别辨七。初天国三。一结宿世后

十者讼习交谊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故有恶友业镜火珠。表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统统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此是覆习。而言讼者。由覆发讼故。所言覆者。于自作罪恐得胜誉。埋没为性。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己既有罪。不能自发。遂招他讼。此讼便是恼之一法。仇恨为先。追触暴热恨戾为性。蛆螫为业。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恨戾。多发嚣暴凶鄙鄙言。蛆螫他故乃名为讼。此覆彼讼。二习相发。故感恶友业镜等事。覆藏过恶。自知罢了。如于阴贼不惧当苦。必堕恶道。如戴山履海也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灰尘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统统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此亦随数。诳谓矫诳。心胸异谋。多现不实。矫现有德。诡诈为性。邪命为业。今云交欺。欺即诳也。诬罔便是现邪命事以诱利誉也。灰尘屎尿皆苦具也。兵器劫时人互殛毙。故云劫杀。虺蝮虺也。博三寸。首如擘 七怨习

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烈火。焦烂骨髓。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而下 吸气则取味所招。吐气则发语而至。如是下历根别受。为承为忍者。承领忍耐统统恶味。造业之时。先是舌根受食知味。然后始益诸根大种。舌不领味诸根不益。受报亦然 五触报二。一临终见境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世相返。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藉。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订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查访披究照明善恶孺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统统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见谓恶见。于诸谛理倒置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此见行相不同有五。一身见。执我我所。二边见。执断执常。三邪见。谤无因果。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无最胜能得清净。统统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有利发愤所依为业。此之见习。各执己解相互是非。故感王使主吏等事。权诈者设便利以取情也。照明引他事以照证也 九抂习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