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5章 (35)[第2页/共5页]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赋性。性圆成绩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统统众生回向 初句蹑前也。十方下正显统统众生皆我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我之赋性既美满成绩。众生皆尔。故云不失。此得同体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回向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着谓住着。即留碍也。一尘现十方。是现界。不坏一尘相。是现尘。天下微尘各不相妨。此即大小安闲。由此菩萨住不思议摆脱。故得此用 八尊敬行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成绩胜定。大法总持。破戒烦恼毕竟不生。故名净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故云明生。此地证得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中最为胜故。断暗钝障。行忍辱波罗蜜增胜 四焰慧地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如上所现。无碍妙用。故云圆融。一一皆能合佛如来利生轨则。故名善法 十实在施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阐扬取涅槃道。名随顺划一善根回向 同佛地如来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来具足无漏性德。此德能为万行所依。故云清净因。依于此因能起趣果之行。故云依因阐扬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则万德为万行因。万行动涅槃因。公道之行行从理起。故云随顺划一。能生妙果名曰善根 七随顺等观统统众生回向

阿难。是诸菩萨。今后过去。修习毕功。功德美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此指二地已来至第十地。云诸菩萨。以是五位当中第四位故。或可总指畴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便是修习最后边沿。亦名此地名修习位 二正显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如同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佛觉果智也。如前文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精真发明地如佛地。此即用佛果智为己因心也。然犹未能离因显果。故云若出未出近于登地将发此智。故云若出。犹拘因相尚未能离。故云未出。喻如钻炽热相先现火出不久。火喻佛觉。钻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则木尽。觉现则因亡。亡因期近。故喻如暖。此约发智以显也 二顶位

统统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真智独一。故曰同。俗智不同。故曰异。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呼应。非同非异。故云所不能至。极其殊胜。更无胜者。故云难胜。此地证得类无不同真如。谓此真如。非如眼等是有别类故。断下乘涅槃障。修习禅波罗蜜增胜 六现前地

各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敬行 现尘现界现身现说不相留碍。故云各种现前。皆从圆融三德般若之所发明。故云第一。此之妙行超越统统诸法门。故名为尊敬 九善法行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非染非净。故名为一。离诸虚妄。故名为真常住稳定。故名为如。约此义边名为不动。又此地中。无别离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此地证得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断无相中作加行障。修愿波罗蜜增胜 九善慧地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圣法因义。故云法界。然有四种。谓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今皆浑为一真法界。故云量灭。此唯性德圆成。于一真界无量可量。故云法界无量。又证性德一一美满成绩不成算数边涯故也。然此十位统统回向不离三种。谓菩提实际众生也。今此且约向实际说。余二含摄。此则依真起用。皆为趣向大涅槃界。随顺法界。体用相称。圆融安闲。故华严云。此菩萨所修愿行。等法界。如虚空量。尽回与统统众生。同向一究竟菩提。故名回向。前后诸位非无此义。以约增胜立此名耳。然此诸位。皆于一无生忍中。随所发行。义立别号。皆能圆证圣性。不别而别。故分诸位。异而不异。唯是一心。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也。地前既尔。后位可知。前文云。此人即证无生法忍。今后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既言圣位。难道证耶 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经论。明言五位。谓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位也。然有开有合。不定明现。诸小乘论及大乘法相。即显说四位。名四善根。是顺决择分。若缨络仁王华严等经。即合而非论。摄在第十回向。唯此经文具显四位。盖以圆融之教一多无碍。只于一忍圆开诸位。不开则已。开则具明。故于十回向后。备论四种妙圆加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